咯攤
咯攤(閩南語讀音為Ko tua),福建永春五裡街鎮的一種著名小吃。是一種最會體會親情的吃法: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像吃火鍋一樣把許多食品放在鐵鍋裡煮,這些食品以煮熟後的豬内髒為主,湯用骨頭炖成,同時加上青菜和豆腐、豆幹等配料。
湯底:大骨頭湯
下鍋食材:蛋腸、大腸頭、灌腸、豬肺、豬肝、肝沿(好像是豬肝附近的肉)、羅漢肉、瘦肉、五花肉、豆腐、豆腐泡、菌類、筍、山藥、芋頭、鹌鹑蛋、火鍋料等等,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添加,到最後放各種各樣的青菜。
必配佐料:鮮蔥花,永春老醋,醬油,生油,辣椒。
NO.2潤餅
潤餅,是中國閩南地區、潮汕地區,以及台灣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有春筍絲、胡蘿蔔絲、高麗菜(卷心菜、包菜)絲、韭黃、綠豆芽、香菇、酥海苔、豬腿肉、蝦仁、蛋皮絲等,食用時,用薄如蟬翼的熟面皮把各種菜肴制成的餡料包卷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
潤餅其特點:嫩脆甜潤,醇香多味。亦可将包好的潤餅經油炸酥,俗稱“春卷”,别有一番風味。由于包潤餅的過程一般由家庭成員一起完成因此特别有利于親情及民俗的交流。
制作工藝:用料
1.食材圖
2.卷心菜洗淨切絲
3.鍋内加入食用油,放入幹紅辣椒和花椒炸香後,放入卷心菜炒熟後,瀝去菜湯汁,備用。
4.綠豆芽開水焯熟,加食鹽、醋和芝麻油涼拌。
5.面粉一半放入盆中,澆入開水,将面燙熟。
6.另外一半面放入盆裡,加入冷水和成面團。
7.将兩種面團揉在一起,制作成合面。
8.擀成薄的面皮備用
9.放在平底鍋裡稍微加熱定型
10.移入蒸鍋蒸7分鐘備用
11.五花肉焯水後,切成長片,豆腐切片,油炸後與五花肉一起放入鹵水中,鹵熟備用。
12.準備好備用的菜肴,花生用料理機磨成粉備用。
13.将幹泡面和海苔炒熟
14.取一張餅,鋪上一層花生粉。
15.放入蔬菜,放入五花肉卷起即可。
烹饪技巧1、用燙面和死面和在一起做餅,是為了綜合餅的口感,讓餅軟硬适中;
2、上籠蒸餅,保持餅的濕潤感;
3、花生粉可以根據各家喜歡改換其他調味料,比如芝麻醬等。
NO.3糍殼龜
在我們閩南,正月初九的“天公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儀式相當隆重,所用“貢品”也頗有講究,其中就包括糍殼龜這道小吃,記得小時候就坐在鍋旁邊等着出鍋吃上熱騰騰的糍殼龜
這種富有特色純手工的小吃自然少不了複雜的制作過程了,但每次大家都會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這種過程雖然是麻煩的,但卻又不一樣的感覺,因為這道小吃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情感
制作工藝: 材料:鼠麹草沒有用菜葉去根莖剁碎備用
用量:按人數調整
材料:我用木薯粉比較Q彈嚼勁足可(替換糯米粉或者糯米熬米漿))
用量:按人數調整
食材:芥菜葉
用量:按人數調整
清水鹽雞精醬油
适量
蒜苗、筍,蘿蔔絲
用量:按人數調整
三層肉
用量:按人數調整
柚子葉沒有可替代其他葉
适當量
制作步驟:1.食材剁碎備用,三層肉炒出油香味,肥而不膩加入筍加醬油鹽雞精蒜苗适量炒香,筍餡和蘿蔔絲餡做法一樣,盛出放涼備用。2.準備好食材,糯米放高壓鍋壓粘稠,菜葉水裡煮熟透兩樣加一起會綠色,一定要熱乎乎打出來加木薯粉用筷子快速攪拌抱團。
3.戳小團捏扁薄厚适中➕餡壓成面餅,印壓圖案
4.印圖最後墊柚子葉才會清香可口沒有可以用其他葉子替代
5.上鍋蒸熟十幾分鐘就可以正常看比原來樣子發胖就熟透
6.成品放涼綠油油漂亮
7.成品炒雞香不油膩爽口Q彈^_^
NO.4榜舍龜
永春榜舍龜是一種用糯米、綠豆、白糖等精心制作,形狀似龜的傳統名點。龜皮鮮嫩、龜餡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帶冰涼、倍覺爽快。産自福建永春。它已有兩百多年曆史,曆來博得人們的喜愛,堪與泉州豆沙餅,晉江石獅甜稞媲美。在閩南一帶及東南亞華僑中一向享有盛譽。
制作工藝:原料:糯米800克,綠豆800克,白糖1000克。
輔料:金桔粉若幹,花生油10克,鹽20克,竹葉、豆皮若幹。
制作步驟:1、把糯米淘洗浸2小時後撈起,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裝入袋中瀝幹水,置于盆中。取1/5粉團,放入沸水中氽熱,摻進其餘4/5糯米團裡,加入磨成粉的白糖300克,攪拌揉勻至米團表面光滑,摘成30個劑子。2、把綠豆磨成兩瓣,用清水浸2小時,去殼,上蒸籠蒸熟,倒在案闆上,碾成豆沙,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洗出細豆沙,沉澱後,去水,撈出細豆沙瀝幹。放入鍋中,用微火焙幹,加白糖700克,加鹽、金桔粉拌勻,捏成30個豆沙餡丸。
3、将每個粉劑放入一個豆沙餡丸,捏緊,收口後輕輕壓成扁長圓形狀,放到镌有龜甲圖案或“壽”字的模具上印出花紋,下面墊上一片抹過生油的竹葉或豆皮,放入蒸籠,用中火蒸30分鐘即成。
特點:龜皮鮮嫩,龜餡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甜中略帶冰涼,倍感爽快。
NO.5蓬壺肉羹湯
肉羹湯是永春縣蓬壺鎮的名小吃,做法由于地區差異和個人喜好而有所不同,絕大多數是以骨頭湯做湯料,地瓜粉、鮮嫩的豬肉做主料,再加鹽油味精等作佐料,因地區差異會加入香菇、胡蘿蔔、木耳等做作料。而肉羹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制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喝些肉羹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肉羹湯也有利于青少年的骨骼生長。而其中的地瓜粉具有補充水分,降火的作用,所以在夏季吃肉羹湯還可以降火。
制作工藝
主料:竹筍4支、白菜半個 調料:醬油、冰糖、烏醋、胡椒粉、生粉、油蔥酥、紅尖椒、芝麻油、香菜、
制作步驟高湯做法:1.肉條先腌(腌料:蛋,醬油,胡椒,麻油,生粉)備鍋水滾下肉條川燙撈起備用.2.熱鍋下豬油,爆香蒜末,扁魚幹至微焦香味出來後,放入竹筍絲,白菜炒軟到有點出水,再加一大匙沙茶醬,黑椒,醬油,拌炒下酒嗆鍋..倒入水三杯,并放入冰糖,紅辣椒粒煮滾後改小火.煮到白菜爛,筍絲熟透柔軟.3.加入肉羹同煮,下烏醋,生粉水勾芡後柴魚粉(雞粉),鹽調味.最後灑上胡椒粉,放香菜,滴點香油即可. 除可淋上熱白飯,也可煮熟面條,米粉再淋上肉羹即成肉羹飯,肉羹面,肉羹米粉.
美食功效肉羹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制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喝些肉羹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肉羹湯也有利于青少年的骨骼生長。而其中的地瓜粉具有補充水分,降火的作用,所以在夏季吃肉羹湯還可以降火。
No.6石鼓白鴨湯
永春石鼓白鴨湯以香滑細嫩、肥而不膩、湯濃味美、齒頰留香、芳香四溢、珍馐美味、回味無窮、鮮嫩多汁、滋味鮮長、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色香味俱全而聞名遐迩,可謂來到永春必吃必嘗之美珍玉食。不僅在石鼓、縣城,而且在泉州、廈門也開有石鼓白鴨湯專營店。它已有二百多年曆史,原為農家自用或小作坊生産,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鼓白鴨湯已走進市場,進行商品化經營,并以逐成規模或連鎖店式的經營,它讓吃過的人津津樂道,讓聽說過的人垂誕三尺,顧客盈門,備受青睐。石鼓白鴨湯營養比畜肉高得多。因為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槳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會有溶于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尤其是它加入10多種上等中藥和适量的鹽,能有效地溶出含氮浸出物,會獲得更加鮮美的肉湯。
制作工藝:
首先,要買一隻夠大的白鴨-紅面番鴨,以農村自養的紅面番鴨,不要市場上那種。
原料:大紅臉白鴨,石鼓白鴨湯秘制湯料甘潤方(是現成的調料包,網上有售。主要成分是枸杞、黃氏、當歸、故紙、熟地、香藤以及獨家料包。熟地多,湯的顔色就會相對深一點)
制作步驟:1、首先,要買一隻夠大的白鴨-紅面番鴨,以農村自養的紅面番鴨,不要市場上那種。
2、處理鴨子,把鴨子切成小塊,清洗幹淨,放在一邊備用。
3、将洗淨的鴨肉放進沸水鍋内飛水,煮約3-5分鐘後撈起,再沖洗幹淨.然後熱油鍋,放入姜片,與鴨肉,稍微焖煮,去水。
4、将鴨肉倒入燒開的湯鍋中,開始炖湯
5、約煮20分鐘以後,差不多鴨肉三成熟了,加入秘制的白鴨湯湯料(現有成品的永春石鼓白鴨湯湯料),主要成分是枸杞、黃芪、當歸、故紙、熟地、香藤以及獨家佐藥等等,白鴨湯的經典味道,就在于此。
6、放入藥包後,在用小火炖約2小時,等到出鍋前10分鐘,放入鴨血5分鐘左右就可出鍋。
美食功效:石鼓白鴨湯中鴨肉的脂肪含量适中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并較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煮時要注意火候,因為它熔點為35℃,易于消化。鴨肉中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其他畜類高,100克鴨肉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10毫克,其中6至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中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蛋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髒病人有保護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症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維生素E則是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消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鴨肉還含有0.8%至1.5%的無機物,鉀含量最高每100克有300毫克,此外還有較高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
據明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白鴨肉最良,藥食最佳,有補虛祛寒、利水通尿之功效。石鼓白鴨湯以當地農民飼養的“紅面番鴨”,頭大頸短,軀體碩壯,加配以當歸、熟地、故紙等10多味精心合成的佐藥,加上刀工、火候精心烹饪,味道鮮美,營養十分豐富,具有滋陰補腎,強身健體,恢複體力,養顔美容之功效,若經常吃了石鼓白鴨湯,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僑親回鄉,不喜歡大魚大肉大宴,卻首選白米飯配石鼓白鴨湯,既經濟又省時,既飽又好十分上算,深得各方人士垂青。真是:石鼓白鴨湯,味美有營養;常吃壯身體,佳肴美名揚。
NO.7苦菜大腸湯
還曾記得,每每出門時,爸媽都給我們準備一大堆特産山貨,其中就有一樣是苦菜幹。苦菜幹輕便存放時間長,特别是炎熱的夏天,在外工作容易中暑,喝一碗苦菜湯,不僅能夠清涼降火,還消炎解毒。苦菜炖豬大腸特别好吃,吃大腸又不膩,湯很清爽,口感很好!滿滿的鄉愁記憶。
制作工藝:
主料:豬大腸、苦菜
輔料:水、油适量、鹽适量、味精适量、生姜适量、澱粉适量
制作步驟 :1、豬大腸用澱粉和食鹽抓粘稠,沖洗幹淨,去除異味;
2、豬大腸放到鍋裡焯一下水,焯水後切段;
3、苦菜幹泡水、準備生姜;
4、把苦菜幹、大腸、生姜一起放入高壓鍋蒸煮15-20分鐘;
5、出鍋,放食鹽和味精進行調味。
小貼士:大腸要反複清洗兩三遍,去除臭味;蒸煮時間根據個人喜好的嚼勁進行調整;苦菜比較苦,不喜苦味的,量不宜過多。苦菜湯性寒,體質偏寒及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喝。
美食功效:苦菜是營養成分很多的,苦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鐵、鈣、鉀、鋅、磷、粗纖維、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C、E、維生素PP等微量元素。還有17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谷氨酸含量高。另含有蒲公英甾醇、甘露醇、蠟醇、膽醇、酒石酸等多種成分。
NO.8永春麻粩
達埔麻粩是福建永春的著名傳統小吃之一,曆史悠久,遐迩聞名,相傳古代地方官員曾将它作為貢品送上宮廷,深得朝廷贊賞,素有閩南貢品之稱。麻粩香甜可口,入口酥脆松軟,雖甜而不膩,好嚼勁,且不粘牙,嘗後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麻粩營養豐富,具有增進食欲之功效,老少皆宜,食而不厭。它是筵席上的珍馐,也是送禮佳品哦。
制作工藝:
麻棗、生仁棗,想要質好味佳,首先是術為胚改為術米、狗頭芋(不同于普通芋)配制成胚
制作步驟:1.粉坯:将上等優質糯米用水浸透磨細,脫水如粉泥狀;再按比例加入去皮蒸熟的槟榔芋,兩者糅合調和均勻,擀壓成薄片晾幹,再切成半指寬、二寸長的酪坯。
2.油炸:先在不冷不熱的油鍋内浸泡,泡至果坯周邊發白時,把坯移入另一高溫熱油鍋内慢慢加熱升溫,至果坯完全膨脹即成。
3. 煮湯:白砂糖按比例加入純淨泉水及适量饴糖,文火熬煉成糊狀糖膏(忌焦),一般熬至滴入冷水不被稀釋溶解為好。
4.上麻:把炸好的果坯倒入湯内拌和,取出,再撒上自己配制的花生粉末或芝麻粉末即為成品。
美食功效:麻粩香甜可口,入口酥脆松軟,雖甜而不膩,好嚼勁,且不粘牙,嘗後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麻粩營養豐富,具有增進食欲之功效,老少皆宜,食而不厭。
NO.9永春香餅
香餅,為永春名食,已有300多年曆史。香餅主要原料是面粉、紅糖、豬油和香料,制作精細,外型雅觀,香甜可口,别有風味,是永春民間嫁娶中必備的饋贈禮品。
制作工藝:面粉、紅糖、豬油和香料制作步驟:桃城香餅主要采用面粉、紅糖、豬油和香料制作,後來逐步改進制餅工藝,慢慢添加了冬瓜、花生、芝麻,還拌上蔥頭油,真是拿到手上未吃先有香撲鼻,吃在嘴裡香到心裡。于是人們便給它取名“香餅”。香餅也就成為永春人嫁娶中必備的相互饋贈的禮品。NO.10
閩南蕉菜鴨
閩南蕉菜鴨是一道以鴨子為主的菜 ,同一道菜,在閩南不同區域做法也有差異。
制作工藝:
主料:農村白鴨一隻約1500g、蕉菜300g。
配料:水發香菇2朵、紹酒30g、當歸2g、精鹽2.5g、香陳2g、味精3g、姜片2g。
制作步驟:将鴨宰殺褪毛,從背部剖開,掏去内髒後洗淨,在背上橫切,在沸水鍋中燙過;将永春蕉菜(芥菜,鹽腌後,脫汁曬幹)洗淨,切為段長約二寸,在沸水鍋中燙去鹽汁,放在沙鍋内,上放全鴨、香菇、當歸、香陳、紹酒、精鹽、味精、加清骨湯1500g用旺火燒開放入姜片,改為慢火炖 一小時後上席 。
誘人的美食背後都藏着一顆顆透明的心,它也許快樂,也許寂寞願我們的心語能給你帶來心靈的慰藉,能伴你走入一片新的天地。關注我,帶你每天走進美食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