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發症的危害猛于虎,治療起來困難,不僅增加患者心理負擔,而且需投入大把的金錢來治療疾病,甚至讓患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應注重防範,勤監測血糖,同時做好生活幹預。
哪些行為習慣會誘發糖尿病并發症?
1、缺乏運動
堅持運動能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但運動量不足或不運動,會使得肌肉逐漸流失,無法利用血液中葡萄糖,從而導緻血糖水平升高。
2、忽略早餐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為重要的,忽略早餐或沒有注意早餐質量可影響一整天的血糖水平。
3、吸煙酗酒
吸煙可影響末梢神經循環,促使神經或血管發生病變;喝酒易造成低血糖,促進糖尿病并發症發生發展。
4、情緒不良
糖尿病患者情緒波動幅度大,脾氣暴躁和憤怒等可擾亂激素水平和内分泌,促使血糖水平急劇升高。
5、沒有重視餐後血糖
除了空腹血糖外,餐後血糖也至關重要,特别是餐後兩小時血糖升高可誘發或加重糖尿病并發症。
6、熬夜
維持良好的生物鐘能幫助控制血糖。然而,熬夜可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導緻血糖水平升高或波動幅度太大。
7、不測量血糖
勤監測血糖能及時了解血糖控制情況,根據自身感覺盲目增加或減少用藥量,使得血糖難以被控制,從而引發嚴重危害。
8、頓頓吃得很飽
頓頓吃得很飽可增加腸胃承受的負擔,導緻餐後血糖水平升高,易誘發或加重糖尿病并發症。
9、隻是一味的關注血糖
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謝紊亂外,也往往伴有脂肪和其他代謝紊亂,因此除了關注血糖外,還不能忽略血壓、血脂、尿酸以及體重等各種指标。
預防糖尿病并發症,需定期做哪些篩查?1、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視力和晶狀體以及眼底。如何懷疑眼底病變,又或是出現視網膜病變,還需進一步做眼底熒光造影檢查。
2、心血管并發症
定期做普通的心電圖和心髒超聲,必要時還需做24小時動态血壓,還有24小時動态心電圖,能及早了解有沒有出現心腦血管疾病,是否發生心功能不全。
3、篩查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
糖尿病患者除了篩查血糖外,還有檢查血脂、血壓、體重指數和腰圍、血流變、電解質以及尿酸等,看看有沒有出現糖代謝紊亂或脂代謝紊亂,是否發生高血壓、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血脂症等。
4、篩查糖尿病腎病
每年做一次尿常規、腎髒B超檢查,監測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以便于及早發現糖尿病腎病。
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除了篩查以上幾種并發症外,還要篩查口腔疾病、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神經病變等,能第一時間了解是否出現糖尿病并發症,及早治療,以免加重家庭和社會承受的負擔。與此同時,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規範用藥,做好飲食、運動和作息等多個方面護理。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