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這個成語,說的是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才華橫溢,後來文思衰退的故事。江淹的“才”是如何“盡”的?《南史·江淹傳》裡說,江淹夢到一個叫郭璞的人向他讨要一支筆,江淹将懷裡的五色筆還給郭璞後,“爾後為詩絕無美句”了。
這個答案,顯然站不住腳,就連江淹本人也不認可。江淹出身貧寒,年輕時讀書刻苦以求功名,後來官運亨通、生活富貴,于是便不想再吃寫文章的苦了。他在《自序傳》中直言:“人生當适性為樂,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後之名哉?”由此可見,江淹的“才盡”,并非夢境中被迫還筆所緻,而是現實中主動棄筆造成。
苦日子發憤圖強,好日子不思進取,這樣的事例不僅經常發生在人身上,動物也不例外。比利時作家梅德林克曾寫過一篇“蜜蜂現象”的小品文。文中寫道,蜜蜂在窩中蜂蜜很少時,非常有戰鬥力,當蜂窩受到侵犯時,會蜂擁而出,全力出擊。但在窩裡蜂蜜充裕時,如遇來犯之敵,蜜蜂們都會一頭鑽到蜜桶裡貪婪地吸食,直到把腹部脹得很鼓很圓。
為什麼人在“憂患”時會功成名就,在“安樂”時反而會功敗垂成?1945年7月,黃炎培到延安考察,談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曆史周期率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的确,一個人精神“漸漸放下”之時,就是“才盡”之日。
不“才盡”的最好方法,是永“前進”。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初中畢業後因家貧辍學,但在父親經營的小貨鋪當學徒期間,他并沒有停止對數學知識的鑽研,并最終取得了驚人成就。更難能可貴的是,被請到清華大學擔任教學工作後,華羅庚并沒有把更好的工作生活條件當安樂窩,反而更勤奮了。一次,華羅庚對來訪者說:“當一個人滿足現狀時,他其實已經落伍了。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不落伍呀!”
作家葛拉威爾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高爾基也說:“天才來自勤奮。”即使天資再高的人,如果後天不勤學苦練,也不會有多大成就。反過來看,但凡“才盡”之人,都并非天生的靈感消失,而是勤奮的狀态丢失。
美國人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名副其實的神童:數學和語言天賦極高,4歲時精通法文,9歲時在哈佛大學做四維空間講座,11歲時精通高等數學和天體運動。麻省理工大學一名教授曾預言,席德斯如果持續努力,一定會成為偉大的數學家,并在該領域成為領袖級人物。然而在18歲時,席德斯不僅放棄了對數學研究的追求,在其他領域也沒有持續努力,結果最終“泯然衆人矣”,給人們上演了一部唏噓不已的國外版《傷仲永》。
文人的“才盡”,頂多是再寫不出好文章了。而前蘇聯将軍戈爾洛夫用血的教訓警示世人,軍人的“才盡”最要命,因為那預示着戰場兵敗。2017年,有記者問“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何榮譽等身還才思活躍,滿頭銀發的黃旭華意味深長地回答:“對軍人來說,如果總躺在‘功勞簿’上,那麼就離進‘生死簿’不遠了。”
與過去相比,如今我軍的武器裝備更新了,工作環境更好了,軍人待遇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同時應看到,軍事領域的競争更加殘酷,在“現代軍事知識的保鮮期是按天來論的”今天,任何一名軍人都沒有老本可吃。“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面對百舸争流、進慢則退的嚴峻形勢,我們隻有牢記“決不能安于現狀、貪圖安逸、樂而忘憂”的告誡,像楊業功那樣殚精竭慮、嘔心瀝血,像林俊德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方能不辱使命,決勝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