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高度發展,像歐陽修、蘇轼、王安石、李清照等文學大家比比皆是,宋詞更是與唐詩并列的兩座文學高峰;其它像哲學、音樂、繪畫、話本小說等也蓬勃發展。
在自然科學方面,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推動了生産力的發展;在天文方面,宋神宗時期的科學家黃裳繪制出了世界最早的天文星圖。沈括著有《夢溪筆談》一書,彙聚了當時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
而儒學在孔孟之後,到宋朝,出現了朱熹這樣一位集大成者,即“程朱理學”,其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影響了中國人上千年。
在儒學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學文化的傳統思想。儒學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就是修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内心,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陽明先生塑像
王陽明從小接受“程朱理學”教育,他對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格物緻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過對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靜心思考,以得到所謂的“天理”。
一次,他與朋友一起到家裡種植的竹子旁邊,做“格物”體驗。他們兩人天天面對竹子思考,期盼茅塞頓開那一刻的到來。朋友堅持了三天就病倒了,王陽明堅持七天之後,也病倒在床。
這件事對王陽明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先生在思考
因為屢次犯錯,王陽明被發配到貴州龍場(适合龍住的地方啊……),等到随從們一個個病倒,王陽明不但要照顧他們的身體、還要顧及他們的情緒;同時,要協調和周圍少數民族的關系、要想辦法從絕境中殺出一條路……壓力太大了!
晝夜苦思的王陽明,終于在一個夜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從睡夢中跳起來,歡呼雀躍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緻知之旨”,荒蕪的龍場,給了哲學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陽明“運思”的天堂!
明朝建築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有三大核心,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緻良知”。
第一點,他認為朱熹要求人們絕對服從抽象的“天理”是沒有道理的,不符合現實社會的客觀實際。他認為“天理”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王陽明認為,人的道德實踐應是天理良知的自然展現,任何不符合天理良知的行為皆因私欲而起,每個人的内心都應該有一個是非準則,當具備這種準則的時候,便有知善去惡的一種能力。一個人内心是什麼樣的,體現出來、反應在他的外在,就是他的言語行為,以及各種各樣的狀态,就是沒有私心,就是合于理。
而這個”心即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要求人貴有自知之明,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反省自己。當一個人經曆過無數次的跌倒,才能夠看清真正的自己。
明長城
第二點,他要求人們“知行合一”,就要通過不斷提高自己内心的修養和知識水平,将道德倫理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賊”。
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
王陽明認為: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之相分離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緻,表裡一緻。
明朝書法
關于第三點,王陽明說:“緻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緻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吾平生講學,隻是緻良知三字。”可知,緻良知既是陽明心學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陽明心學思想的邏輯終點。
王陽明曾說:“緻知,緻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這裡的“緻”,可解釋為“推廣擴充到”。普通人若能切切實實地緻自己的一分良知,便離聖人近了一分;緻良知”還有第二層意思,那就是“緻良知”是終生不可停的“事上磨”的大學問。
王陽明主張“緻良知”,認為隻有療救人心,才能拯救社會,隻有每一個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欲”,才能解決現實社會問題。
知行合一書法
天理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人們應該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養,去除自己内心的私欲與雜念,維持世界的和諧運行。三者之間,”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實踐過程和手段;”緻良知“是目的,三者形成了完美的循環,一起構成了心學的架構和内容。
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如果感覺還好,請關注我、并留言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