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中的《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小說,該劇編劇王海鸰曾經創作過《中國式離婚》《牽手》《大校的女兒》等作品,對婚姻以及人性情感有着非常細膩獨特的把握。王海鸰認真閱讀了這部115萬字的小說,曆時兩年半,《人世間》的劇本才寫完。日前,王海鸰接受媒體采訪談及劇中人物時坦言,經曆傳奇、敢愛敢恨、外柔内剛的鄭娟,是她寫過“最犯難”的女性角色,反而周蓉這樣的知識分子女性,對她來說更熟悉一些。
《人世間》裡周秉昆和“光字片”的好兄弟們一年一聚。
初衷:受邀改編很謹慎,被小說的主旨吸引
《人世間》小說出版後不久,騰訊影業與李路導演共同選擇決定拍攝,并獲得了《人世間》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關于編劇人選,劇組問過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原著作者)和陳道明,結果兩個人都推薦了王海鸰。王海鸰是生活劇創作領域的高手。她其實不太喜歡改編别人的作品,隻說先回去讀讀原著。劇方向王海鸰提出邀請之後,王海鸰十分謹慎,過了個把月,才最終決定接下改編工作。最初她甚至拒絕了劇方贈書,“拿了人家送的書,最後如果沒合作成,挺不好的。”于是自己先買來了《人世間》的小說,看完之後被這本書打動了。王海鸰說,書中很吸引她的,是作者的主旨——為底層生活的人們呐喊說話。《人世間》寫到的年代也是王海鸰親曆過的,王海鸰是1952年生人,跟小說中的主人公“周秉昆”是同齡人,與故事中的人物經曆過相同的時代。
雷佳音飾演周秉昆。
王海鸰說,通過《人世間》她真切感受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底層老百姓的生活,“他們這麼窮,這麼苦,依然能夠頑強生活。那時候那麼困難,大家還能一塊度過來,真的不易。”同時,《人世間》也給王海鸰帶來了思考,“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強大過、軟弱過、被欺負過、貧窮過,但是永遠沒有被征服過,永遠沒有被同化過。我在想,這其中,到底什麼在起作用。”
在被故事打動的同時,王海鸰認為,“原著色調是鋼鐵色的,灰色的,給人堅韌、頑強的感覺,但同時也是沉重的。而我個人希望生活是明亮的,是溫暖的。任何一段生活,它都有兩面性,就像大家生活在一個集體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一點,王海鸰和導演以及創作團隊一拍即合,他們也希望《人世間》電視劇的基調是明亮的,溫暖的,能給人以希望的。
《人世間》的溫暖所在——鄭娟和周秉昆愛意融融。
王海鸰也表達了對于原著作者梁曉聲的感激,“我覺得他非常理解我,對于改編,絕不多插手,不打擾我的思路、看法、取舍。”在王海鸰看來,改編的接力棒這時候已經到了自己手裡,“如果我過多聽别人的意見,失去了自我的話,這是最可怕的。說東牆不好,東牆加塊磚,說西牆不好,砌一塊補一塊,編劇到這個程度那就糟糕了。絕對要尊重編劇的第一感覺,編劇的自我意識。”
人物:周秉昆的價值觀應該為大家接受
《人世間》中,周家小兒子周秉昆是全劇的核心人物,他沒有哥哥姐姐聰明、出類拔萃,但有着一顆純樸善良的心和敢于擔當的勇氣,他一路遭受着各種挫折,卻沒有像很多男主角一樣,擁有一個“開挂”的人生。王海鸰表示,不是所有人生來就開挂、自帶光環,那是少數,而周秉昆的價值觀應該為大家接受,而且所有普通人應該從他那裡得到撫慰。“誰都願意看英雄。但平民寫好了,‘非英雄’寫好了,寫出人性深刻的東西來,一樣會得到大家認同。”在王海鸰看來,社會價值體系中,習慣于認可“塔尖”上的人,會忽視普通人。“周秉昆是普通人,他勢必要受這些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對比他的兄長和姐姐,他就會覺得自己沒出息。但他質樸善良可愛,也是為家庭,為長輩和妻兒付出最多的人,很了不起。”
周秉昆和哥哥周秉義。
和哥哥、姐姐的家國情懷氣息不同,周秉昆的人生理想就是想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在王海鸰看來,前幾十年,好像隻要是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我對這個不認同,在哪個年代我都不認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既要關心他人也要關心自己,既要關心大家,也要關心小家。”
創作:壓力很大,超出了我以前的創作規律
王海鸰在小說原著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新内容。比如“光字片”拆遷,深圳的開發等情節,小說裡匆匆掃過,劇中則占了不小的篇幅。電視劇在改編的過程中盡量保持了原著的核心情節,對于其中一些商人的角色進行了衍生。
實際上,因為各種客觀原因,劇本還沒完全定稿的時候,《人世間》就開機了,“我壓力很大,超出了我以前的創作規律。我一天從早晨坐到電腦前,中午小睡一小時,下午繼續一直寫到晚上,這對于一個老人來說是非常難的。”
在拍攝過程中,每天王海鸰改好的劇本會立即發給劇組,劇組當天晚上圍讀,結束之後會發給王海鸰圍讀意見,這樣的工作流程也使得王海鸰夜裡睡不着,因為老想着等劇組的圍讀意見。王海鸰說,你們還是早上發我,要不我夜裡睡不好覺。“結果,我真是自找苦吃,想着他們的意見,睡不着,活活等到早上六點。”
周秉義夫婦一家。
——人物改編——
鄭娟
鄭娟離王海鸰的生活太遠了,是王海鸰難以去憑生活經曆寫的人物。鄭娟一輩子沒有工作,為愛不顧死活,性格又柔又剛。王海鸰周圍都是特别傑出的事業型女性,鄭娟需要她看書去揣摩。劇中的鄭娟内心非常堅韌強大,表現出來反而異常安靜。殷桃時常發微信和王海鸰溝通,王海鸰說,如果鄭娟這個人物寫得好,那是她和殷桃共同創作的。
鄭娟和弟弟光明。
周蓉
原著中,周蓉在法國生活了十幾年,在改編的戲劇結構上,如果單獨描寫周蓉在法國,技術上不好完成,王海鸰還是把她作為正常的知識分子來刻畫,稍微有點任性、傲驕的樣子去寫。有一個劇情是周蓉給别人送禮,因為要分房子,結果人家收了禮沒有給她分房子,她跑回去把禮物要回來了,王海鸰說,她身邊就有周蓉這種人,寫周蓉不費勁。
宋佳飾演周蓉。
馮化成
《人世間》小說原著裡,馮化成被寫成渣男,得意後始亂終棄,與周蓉離婚了。扮演馮化成的成泰燊是和王海鸰溝通最多的兩個演員之一(另一個演員是殷桃),成泰燊說,如果馮化成是這樣一個人,周蓉嫁給他,崇拜他,本身就是錯誤,對周蓉是貶低。王海鸰希望給人物的變化一些理由,因為妻子成長了,妻子不再像最初那樣仰視他,他感到了失落,重新在其他女人身上找到昔日的感覺。于是,王海鸰将馮化成寫成一個更合理的犯了錯誤的人,把這個人物完善了。
成泰燊飾演馮化成。
蔡曉光
蔡曉光原著裡還有一個愛人,而梁曉聲曾經對王海鸰表達過,他希望把蔡曉光書裡的愛人保留下來,他認為書裡這個女性的形象鮮明、獨到,不要名分,不圖蔡曉光的錢,陪着他,最後她和蔡曉光的妻子還成了朋友,梁曉聲認為這段感情非常新穎。王海鸰承認它新穎,但她不喜歡,認為這其中有男性想象的成分,就沒有采納。
王陽飾演蔡曉光。
駱士賓
原著中的駱士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暴發戶形象,王海鸰把他改成了一個企業家。因為要寫五十年的變遷,一定會寫到改革開放,小說也提到,駱士賓從南方賺了錢回來。至于怎麼成為企業家的,經曆了多少挫折,多少困難,這其中對改革開放初期企業家的描寫就落到了駱士賓身上,這個人是颠覆性的改動。
駱士賓(左)和水哥。
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玮
資深編輯 佟娜 校對 陳荻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