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曾寫道:“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
當然,除了許慎,很多古代人和現代人大都是這麼理解的,也就是所謂的“羊大為美”。
不過,這種解釋是錯誤的。
商朝甲骨文的“美”字,顯然是一個人頭上戴着帽子的形狀,其本意是頭頂戴上飾品和美麗的帽子,人看上去就會變得美麗。因此“美”字原本并不是用來形容甜美、可口,而是形容人的容貌和穿着;而且甲骨文中本來就有用來形容食物美味的“甘”字。
從上圖4開始,羽飾由四根變為兩根,上部變得與“羊”相似。
到了西周時期,上部已經看不出羽飾模樣了,反而更像“羊”。
近代魯迅曾把美字解釋為“戴帽子的老太太”,非常符合甲骨文的本意。魯迅時代,甲骨文已經出土,不知道魯迅有沒有見過甲骨文中的美字。魯迅如果見過,作出這一判斷不足為奇;如果沒有見過,作出這一判斷就有些驚世駭俗了。
自古相傳華夏二字來源,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章之美說的是穿着打扮,說明中國先民非常重視儀表,令周圍諸族羨慕不已,而這一點正與美之本意契合,而與羊是不是肥大無關。
總之,美字初始本意與羊無關,而是與頭戴羽毛裝飾有關,這一點與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樣,文明之初大多是頭上戴着一堆漂亮的羽毛飾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