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随着人們對脾髒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脾髒相關疾病的診治又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一、對脾髒功能的探索和研究
正常脾髒位于左上腹部,深居于肋弓之後,位于左側季肋區後的外方肋弓深處,相對應的位置在左側第9-11肋骨,雖然和肝髒、膽道、胰腺、胃腸道等内髒器官相比,脾髒似乎不是那麼重要,既往由于對脾髒功能研究有限,脾髒也曾一度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器官,一旦脾髒出問題,往往醫生首先就會選擇脾切除手術,特别是某些血液疾病導緻的脾髒腫大。
目前發現,脾髒是人體最大的周圍淋巴器官,即免疫器官,其按結構和功能可分為紅髓、白髓和介于二者之間的邊緣區。紅髓内含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DC),巨噬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在炎性反應早期可快速啟動免疫應答反應,此外紅髓還兼有濾血、儲血、髓外造血和回收鐵等功能;白髓則可産生IgM、IgA抗體進行抗原特異度免疫應答,還可産生補體,調理素,備解素和tuftsin等多種免疫介質。
雖然人類可以無脾生存,但卻無法擺脫脾切除後免疫功能驟減帶來的種種困擾與危險,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出現脾切除術後兇險性感染(OPSI),這樣就使得現在對于脾髒疾病的治療就應遵循“能保則保,該切則切”的原則。
二、有哪些疾病有可能需要切除脾髒?
1、脾外傷:
脾外傷在腹部髒器閉合性損傷中排名第一,特别是在交通事故中尤為常見,由于脾髒内充滿大量血液,當脾被膜和脾實質在外傷受損時就會導緻腹腔内大量出血,嚴重者出現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以往的脾外傷在确診後大多數需要手術幹預。
2、血液系統疾病:
不少血液系統疾病是以脾髒腫大為主要表現,包括白血病、淋巴瘤、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等,脾切除術治療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統疾病有近60年的曆史,是經典的二線治療方案——就是在藥物治療失敗的時候選擇脾切除術。
3、脾靜脈回流障礙引起的淤血性脾髒腫大:
我國是肝病大國,無論是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導緻的肝硬化,還是長期飲酒導緻的肝硬化,都會繼發出現門靜脈高壓症,其中脾大、脾功能亢進是常見表現,可導緻白細胞、血小闆顯著較少,也容易出現消化道大出血,既往的經典手術方案就包括脾切除術。
4、脾髒占位性病變:
雖然脾髒屬于免疫器官,不容易生長惡性腫瘤,但也會出現各種良性占位性病變,如寄生蟲或非寄生蟲性囊腫、脾膿腫、脾血管瘤等,當然極個别情況也會發生各種原發性及繼發性腫瘤等。
三、如何來衡量脾腫大的程度?
不少人拿到的體檢報告上會寫着脾大,到底脾多大算有問題呢?健康成年人的脾髒長約10~12cm,寬6~8cm,厚3~4cm,重量約110g~200g,影像學檢查所示的脾髒最大徑和手術後離體脾髒重量常被作為衡量脾腫大程度的指标。
歐洲内鏡手術協會(EAES)将脾髒最大徑>15cm定義為脾腫大,最大徑>20cm或重量>1000g定義為巨脾,最大徑>22cm或重量>1600g定義為超級巨脾;
國内常用“三度法”進行脾腫大分級,即深吸氣時脾緣在肋下2cm内為Ⅰ度脾腫大,脾緣超出肋下2 cm至臍水平線以上為Ⅱ度脾腫大,脾緣超過臍水平線或腹正中線為Ⅲ度脾腫大;也有學者提出“四度法”,其中Ⅰ度和Ⅱ度脾腫大的判斷标準同“三度法”,而将脾緣超過前正中線或臍水平線但未達髂前上棘水平線稱為Ⅲ度脾腫大(亦稱巨脾),超過髂前上棘水平線抵及盆腔則稱為Ⅳ度脾腫大(亦稱超級巨脾)。
四、醫生如何去保留出問題的脾髒?
1、縫合修補術:
脾髒縫合修補術是治療脾外傷中的一項保脾技術,要準确判斷傷情,修補前認真觀察脾裂口的位置、大小、深度以及是否傷及脾葉段血管,但如果縫合修補失敗或手術造成新的撕裂而釀成出血難止,不可一味堅持縫合,應該及時果斷地改換成其他術式。
2、脾部分切除術:
脾部分切除術可用于治療無法修補或修補失敗的脾外傷,某些血液系統疾病,尤其是涉及兒童的血液系統疾病,脾髒良性占位性疾病等,其目的就是在于切除足量脾髒防止複發的同時盡可能保留足以維持免疫功能的脾髒組織。
3、脾囊腫的開窗引流術:
脾囊腫發病率低、臨床症狀不典型,對于較小無症狀的非寄生蟲性非腫瘤性脾囊腫可定期複查,對于直徑>5 cm、合并有感染、破裂及出血風險或有臨床症狀的脾囊腫可采取穿刺引流、囊腫剔除、脾部分切除或脾囊腫開窗引流術等,後者效果最确切。
4、血管介入栓塞治療:
随着影像學檢查的發展及血管介入技術的使用,在脾外傷的救治過程中,聯合血管介入栓塞和非手術治療措施(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對于血流動力學狀态穩定的脾外傷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5、藥物治療:
對于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統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以及新療法的引入,如利妥昔單抗和血小闆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受體激動劑,對脾切除術的二線治療地位構成了挑戰,有學者甚至提出可替代脾切除術。
五、即使切脾,也可以選擇微創技術了!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都有各自的優點及局限性,但毫無疑問的是,微創外科必将是現代外科的必然走向,1991年,Delaitre等首次開展了腹腔鏡下脾切除術(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當然微創技術不僅限于腹腔鏡。在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雙手中,LS将展現出更大的優勢,特别是對于巨脾這樣難度較大的外科手術,LS可獲得和傳統開腹手術相同的效果,且并發症更少,病人的痛苦更小。
結語
脾髒雖小,但不可忽視其功能,其相關疾病的治療要根據病因和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治療,絕不是一切了之,除了外傷導緻的緻命性大出血時必須要緊急切除脾髒之外,新時代的脾髒外科,是要解決如何更好地切除與保留脾髒的問題。人體就像浩瀚的宇宙一樣,很多未知還需要探索,微創外科技術的蓬勃發展也提示了我們以後還會有更好的技術和治療方法的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