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飛機市場占有率最新?經濟日報客戶端近日,中國商飛公司發布消息,國産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這意味着C919距離交付投入商業運行又近了一步目前,全球可搭乘百人以上的民航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兩家公司壟斷,中國大飛機能否打破壟斷?從C919的三大特點,我們可以做出客觀預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國産飛機市場占有率最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經濟日報客戶端
近日,中國商飛公司發布消息,國産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這意味着C919距離交付投入商業運行又近了一步。目前,全球可搭乘百人以上的民航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兩家公司壟斷,中國大飛機能否打破壟斷?從C919的三大特點,我們可以做出客觀預測。
一是立足自主技術研發。在飛機制造中,最具技術含量、成本占比最高的是結構系統、發動機系統和航電系統這三部分。C919的結構系統由中國商飛設計,多家國内企業一起制造,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發動機則由美、法合資公司CFM提供,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這存在一定風險,可加快國産替代産品的研發;航電系統由中美合資的昂際航電公司提供。
C919項目立項時,就在引導國内外企業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相關技術國産化。除上述3大系統外,飛機其他部分的組件和技術多由中外合資企業提供,C919的國産化率約60%。其實,國産化率并非越高越好。航空制造業被譽為“工業之花”,産業鍊長,附加值高,“吃獨食”不利于開拓海外市場。C919立足自主技術研發,采用“主制造商 供應商”模式生産,我們已經将項目主導權掌控在手中。
二是接軌國際通行規則。商業大飛機領域行業壁壘高,适航證是其中最重要的壁壘,是大飛機進入國際市場的入場券。要取得适航證,先要進行試飛,表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滿足适航規章要求。C919于2017年5月成功首飛,之後的5年時間裡,6架飛機在全國各地取證試飛,驗證了飛機在失速、結冰、高溫、高寒等種種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在國内申請适航證外,中國商飛已向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提出了C919适航申請,并獲得受理。
取證試飛的過程有多艱難,從商飛公司宣傳照片上一首題為《賀C919完成取證試飛》的詩可以得知:首飛不易适航難,六架雄鷹非等閑。夏去疆南迎酷暑,冬來漠北盼嚴寒。結冰遍向神州覓,風側單吹嘉峪關。莫道審查多峻厲,成功取證盡歡顔!按照國際适航标準設計、生産并試飛成功的C919,已經證明了其可靠可用,為投入商業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背靠廣闊中國市場。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客機隊規模将達到9957架,占全球比例22%,成為全球最大單一航空市場;未來20年中國将接收民航客機9084架,市場總價值超9萬億元。
C919是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商業客機,想在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兩大巨頭眼皮底下“上位”,會面臨很多“非技術因素”阻礙。前車之鑒是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該公司曾研發百座以上的C系列客機,挑戰大飛機市場,結果遭遇重重打壓,不得不将該項目賣給空客。C919對标的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系列機型,158座至168座的C919飛機,航程4075公裡至5555公裡,标價0.99億美元,而空客A320售價1.1億美元,波音737MAX售價1.2億美元。載客能力相當,C919性價比更高,加上其安全可靠的性能,又背靠廣闊的中國大市場,我們相信,C919有條件重寫世界航空市場格局。目前,C919已累計有815架訂單數。
C919是中國大飛機事業的起飛之作,帶動形成的我國民用航空産業鍊蘊含着巨大潛力,國内如今已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大型客機項目研制和生産。中國制造潛力無限,中國大飛機的故事正在開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