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4年,已在家鄉小有名氣的蘇轼娶妻了,娶的是小他三歲的王弗,這一年蘇轼19歲(虛歲)。
王弗是蘇轼的發妻,出身書香門第,是當地進士王方之女。她知書達理,十分賢惠,陪伴了蘇轼10年,為他生下了長子蘇邁。
蘇轼對王弗感情極深,那首《江城子》就是為她所寫。或許是“十年生死兩茫茫”寫得太過深入人心,所以後世很多人提到這段感情,都覺得太過凄苦。其實,蘇轼和王弗在一起的歲月,正是他少年得志之時,所以在《江城子》中蘇轼想到她,才不忘提到“小軒窗,正梳妝”的美好場景。
事實上,蘇轼不隻為王弗寫過《江城子》,他人生的第一首詞也極有可能是為她所寫,這首詞名叫《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此詞正是寫于公元1054年,是新婚燕爾的蘇轼寫的一首高水平洞房詞。據文史專家考究,此時19歲的他,首次嘗試填詞可能就是從這首作品開始。我們來讀一讀: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為何說這首詞是一首高水平洞房詞?因為它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沒味道。洞房詩詞,若寫得太俗,就難登大雅之堂上,柳永的多首同類詞作就是因此為文人所不喜。但太過輕描淡寫,又顯然沒什麼意思,寫不出新人的一片深情。蘇轼這首詞在這一點上,做得剛剛好,算得上是高級的肉麻。
或許是因為對填詞還不是很擅長,也或許是怕大家說他寫得太直,所以聰明的蘇轼便想到了用集句的方式來填詞。所謂集句,就是說這篇文章通篇都是引用它人的詩詞名句。蘇轼一共用了7位詩人的金句,這7人在包括了大詩人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
大家不要以為集句很容易,隻要瞎拼瞎湊就行了。事實上,一首好的集句詞也是需要滿足詞作的格律平仄的。所以要集好一首詞,需要讀很多的詩詞名句,還需要有将它們拼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意境的能力。蘇轼這首詞,是集句詞中的經典之作。
詞的上阕,視覺、聽覺兩方面,連用多個比喻,來誇王弗。凝膚俊容,清歌悅耳,各種《楊柳枝》小曲都很熟悉。“豆蔻花梢二月初”是用豆蔻梢頭的花兒來誇贊王弗。這上阕中依次用了吳融、鄭谷、李商隐、和杜牧的名句,無一句是出自蘇轼之手,卻一氣呵成。
詞的下阕,則更考驗功力了。要寫洞房花燭了,蘇轼不直接寫,而是用“羅帳細垂銀燭背”來一筆帶過。這7個字出自唐代大詩人韓偓的《聞雨》,本來是一首普通的情詩,寫的是一位女子思念丈夫的情形。 蘇轼很巧妙地把它用在了自己的洞房詞中,紅燭微閃,羅帳低垂,這種寫法當真是高明得很。
現在咱們很多古裝愛情片的拍攝手法,仍是在學蘇轼這7個字。洞房的最常見拍法,就是先拍一個紅燭閃耀的特寫鏡頭,然後再把鏡頭拉遠,拍羅賬低垂。這種咱們現在再常見不過的拍法,人家蘇轼早在900多年前就寫在詞裡了。
為什麼很多影視劇會這樣拍?這是有文化傳承的。蘇轼這首詞中這樣的寫法,傳到後來的元明清,被很多小說家、戲曲家反複使用于洞房作品中。然後戲曲家們把作品搬上舞台後,就沿用了這種手法。到了後來的電影、電視劇裡,這種方法就被傳承了下來。
在蘇轼平生的詞作中,這首詞不算是最高明的一首,但卻是很有特點的。它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是高級的肉麻。這種肉麻誇人是拐着彎誇,寫恩愛是虛着寫,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沒味道,這其實就是古典詩詞的魅力,令人回味無窮。這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