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了六味地黃丸、左歸飲、左歸丸、大補陰丸、一貫煎等滋陰的方子,今天我們來講一個補腎陽的方子,腎氣丸。
腎氣丸出自《金匮要略》,由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組成。
前面六味和六味地黃丸一模一樣的,講到六味地黃丸的時候我有說過,六味加上知母、黃柏成滋陰清熱的知柏地黃丸,加上桂枝、附子就變成補腎陽的腎氣丸了。
這其中的牡丹皮才講,這邊複習一下,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退虛熱的作用。可以用于血熱引起的斑疹、出血,血瘀引起的婦科疾病,陰虛引起的火旺。
方中重用于地黃滋陰補腎。
山藥固腎益精,山茱萸補肝腎,澀精氣,桂枝、附子溫腎扶陽。
牡丹皮涼肝,茯苓、澤瀉利水洩濁。
桂枝、附子、山萸肉得丹皮則溫而不燥,地黃、山藥、山萸配茯苓、澤瀉,則補而不滞。
這個方有個特點是在六味地黃丸這樣一個滋陰方裡面配入少量桂、附,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腎氣,取“少火生氣"之義。
張景嶽說過:“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以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
陰陽互為其根,無陽則陰無以化,無陰則陽無以生。本方水火并補,滋陰助陽,使邪去正複,腎氣自充。
全方共奏補腎助陽之功,主要用于治療腎陽不足的證候。
表現為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小便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腎為先天之本,中寓命門之火,腎陽不足,不能溫養下焦,故腰痛腳弱,身半以下常有冷感。
腎與膀胱相為表裡,腎陽虛衰,不能化氣行水,水停于内,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若腎陽虛弱,不能約束水液,則小便反多,夜尿尤其明顯。
舌淡而胖,尺脈沉細,皆屬腎陽虛衰之象。
命門火衰,則三焦氣化失司,水液停積,聚成痰飲。
腎陽不足,不能蒸騰津液上承,故口渴。
腎虛不能攝納水液,則小便多。
陽虛不能化水,水濕下注,而成腳氣。
水停少腹,則少腹拘急。
婦人轉胞,小便不通,亦由腎陽虛衰,膀胱氣化不行所緻。
腎氣丸的特點是補陰也補陽,在陰中求陽,所以它的作用是比較緩和的,屬于慢補型的,也更穩。
我們運用的是時候抓住其辨證要點。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于陽痿,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現代常用于慢性腎炎、糖尿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性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圍絕經期綜合征等屬腎陽不足者,均可加減應用。
文末送上方歌一首。
金匮腎氣治腎虛,熟地淮藥及山萸,丹皮苓澤加桂附,引火歸原熱下趨。
好了,今天方劑科普就到這了,歡迎關注,每日一起打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