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壹瓷君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釉下”、“釉中”、“釉上”這三者的區别吧……
首先這三者年齡來說,就差得有些遠:最古老的當屬釉下彩,它最早雛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釉上彩是明代從釉下青花彩繪的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可以說釉上彩繪源于釉下彩繪而生。
最年輕的釉中彩繪才誕生幾十年,是從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瓷器裝飾材料和技法。
除了年齡之外,我們就要說一說它們制作工藝上的區别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首先還是來說下“什麼叫做釉?”教科書上的解釋是:“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的一層很薄的均勻玻璃質層”。簡單來說,釉就好比陶泥的漂亮外衣,披上了釉,拙樸的陶泥才能變身為美麗的瓷器。
這張汝瓷照片看得最清楚,上半截青色流淌下來的,就是一種釉,下半截未上釉部分就是陶泥的本色。明白了釉是什麼,“釉下”、“釉中”、“釉上”就很好理解了。這裡的“上中下”其實指的是彩繪裝飾方式的區别:
釉下
▲釉下彩繪 工藝
釉下彩: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體上直接施彩,然後再罩一層透明釉,入窯後在1330度左右的高溫氣氛中與瓷器一次燒成的品種。它的突出優點在于不受磨損、永不褪色、無鉛無毒。
▲釉下彩繪 成品
釉中
▲釉中彩繪 成品
釉中彩:釉中彩--在坯上了一層釉料,然後在表面上彩繪完畢後(也可以不上),再在繪畫的表面全部覆蓋一層玻璃體的釉衣,就像一般照片加蓋了玻璃,在1330度左右的高溫下顔色在釉料中間會滲透,有在紙張上繪畫的韻味。
▲釉中彩繪 成品
釉上
▲釉上彩繪 工藝
釉上彩:先要燒成白瓷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進行創作,最後經800度高溫燒烤而成,故畫作與釉彩是分開燒的。但它的特點是色彩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如國畫形式,油畫形式,裝飾畫形式等等,可充分發揮作者的創作能力和表現形式,是陶瓷壁畫的主流。
▲釉上彩繪 成品
好了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歡迎給壹瓷君留言哦,我們一定會及時為您解答的。
如果您對陶瓷感興趣,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可以關注我們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者您還有那些想知道的,都可以關注【景德壹瓷】私信給我們。
了解更多景德鎮和陶瓷的資訊盡在景德壹瓷(jingdeyici)。
文 / 景德壹瓷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