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喜歡吃地三鮮,突然問我這道菜為什麼叫“地三鮮”,會做,會吃,至于為什麼我還真是不知道呢!那就點百度科普下吧! 中國古代民間到立夏的時候就有“嘗三鮮”之說。三鮮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這三種。而我們所熟知的地三鮮,指的就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苋菜、元麥和蠶豆。後來,到了東北,地三鮮中的三鮮就變成了土豆、茄子和辣椒。把這三種蔬菜炒再一起,味道更佳,因此這道地三鮮也成了地地道道的東北名菜。
1. 準備好茄子,土豆,青椒。
2. 把茄子洗淨,切成滾刀塊,先用鹽腌制5分鐘。
3. 土豆去皮切成和茄子大小一樣的滾刀塊,青椒去蒂切成塊。取一碗加入醬油,鹽,糖,醋,澱粉,少量的水勾兌成料汁。
4. 茄子擠去湯汁,加入幹澱粉攪拌均勻,讓茄子都能夠均勻沾滿幹澱粉。
5. 土豆下入油鍋炸至表面結痂,用筷子能夠紮透,撈出瀝油。把茄子下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6. 鍋中留底油爆香蒜碎。
7. 倒入事先兌好的料汁燒開至粘稠。
8. 倒入過油的茄子和土豆,青椒。
9. 快速翻炒均勻,讓每個食材都均勻裹上湯汁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