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竹筍的做法?茼蒿又叫菊花菜,因為葉子與菊花葉很類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鳳尾竹筍的做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茼蒿又叫菊花菜,因為葉子與菊花葉很類似。
春天一到,茼蒿“童鞋”長高了,瘦長的身影可以與葉子分開來烹調。因此這個高挑茼蒿有了蒿子杆的稱呼。
大大的一把茼蒿,一頓吃不完,于是将茼蒿葉與杆分開來料理,也是做到不浪費食材,畢竟種它這麼大,也不容易,咱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蒿子杆翠綠又清脆,光看也覺得舒服。嫩的部分直接折斷,有點老的部分,去皮後也蠻脆的,對的時間吃它,一般都不壞。
馬蹄又是另一種清脆風格,可以用鮮嫩多汁來形容它,現在的馬蹄幾乎無渣,切成薄片,合着蒿子杆,有一種強強聯手的感覺。
兩個這麼嬌脆的食材後面跟着“酸豆角” 呢?
DiY美食,就是喜歡挑戰不一樣的烹調組合,把不可能,做出想不到的結果,哈哈,白老鼠你别跑,新菜一會就端上桌。
腌制過的酸豆角,具有鹹香微酸,它不是開心果卻挺能打開胃口的大門。這也就是搭配它的理由之一。
常規中的拌菜必須配很多醬料來調和,而咱們大膽嘗試用最簡單的食材本味,讓它們相互付出特性拌在一起,不多加醬料,得到是好?是壞?
等急了吧!
快來嘗嘗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會翻車嗎?
先來嘗蒿子杆,表面有酸豆角淡淡的鹹香,有利激發蒿子杆的“雅緻”不寡味。雪白的馬蹄片比較不受酸豆角的影響,挺有個性的小子。
接下來就是把三種食材,一起入口咀嚼,這層次實在太豐富,清脆與鹹香一直在轉換,又是一個奇妙的體驗。
酸豆角拌蒿子杆與馬蹄〔材料購買〕
茼蒿一把、馬蹄2大顆、酸豆角50克、蒜
*高子杆也有單獨賣。
〔具體做法〕
步驟1
這把茼蒿足足快3斤重,因此動起一菜兩吃的念頭,先将杆的部分挑出,葉子暫時存放,做另一道菜。
步驟2
蒿子杆前端部分會有點老,撕掉外皮就行,嫩的部分折成小段。一邊折斷一邊立馬邊泡水,才能保持鮮嫩,尤其是脫了皮,不泡水,分分秒秒變老。
步驟3
酸豆角要試一下鹹度,決定泡水時間,大約半個小時。恢複可接受的鹹度,就可以切碎一些,因為有拿它當佐料的意思,所以隻能小,不能大。切一些辣椒圈備用。
步驟4
先幹炒酸豆角後加入蒜末,胡椒粉炒均取出放涼備用。
*酸豆角一定要幹鍋煸出它獨有香氣,否則就沒什麼特色。
步驟5
水中加入油與鹽,水開下蒿子杆,焯至斷生即可撈出,甩幹水分,放入盆中。
步驟6
馬蹄若是買帶皮的,事先去皮,洗淨切薄片,大約0.1公分厚度,加入撈好的蒿子杆中。
步驟7
最後加上炒過的酸豆角與紅椒圈,用筷子把它們拌勻即可裝盤。
*覺得太素,也可以加些糖與香油來潤色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