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頭部,左手多處劃傷的傷口。來源/當事人王先生供圖
好不容易等來一輛滴滴快車拼車,卻遭司機強行要求下車,一言不合之下,司機竟掏出了一字螺絲刀……說起這段遭遇,市民王先生是滿腹委屈,“我和女友身上有多處傷痕,滴滴平台至今沒給任何解釋,司機也拒不認錯。"
乘客被強行拖下車 司機持刀威脅
11月18日中午,王先生和女友叫了一單滴滴快車拼車,當時一車牌号為滬GY1997的司機接單,當時滴滴系統顯示車離王先生有1.7公裡。等了十多分鐘後,王先生發現司機離他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便聯系司機詢問情況。司機接電話态度很惡劣,還反問他,“你這個是拼車單!等一會又怎麼樣?我就是按着滴滴導航開的,我也看不懂怎麼就越來越遠了!”在寒風中等了好半天後,王先生和女友終于坐上了車。
圖說:一言不合之下,司機竟掏出了一字螺絲刀。來源/當事人王先生供圖
司機資質存疑 滴滴避而不答
從王先生提供的驗傷報告及照片,記者看到,他的頭部,左手多處劃傷的傷口,左手無名指末端骨折,其女友雙腿多處淤青、軟組織挫傷。更讓他氣憤的是,司機在警局狡辯稱拿刀隻是自保行為,并且否認先動手。此外,令王先生不解的是,該司機持外地口音且身份證以342開頭,是否具備開網約車條件存疑。面對王先生的質疑,該司機竟回嗆,“關你什麼事。”事後,滴滴平台向王先生補償了200元表達歉意,但對司機行為的處罰及是否有資格開網約車,并未做任何解釋。
昨日下午,記者與滴滴平台取得聯系。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事發後已按照平台用戶規則對涉事司機進行管控,對其賬号予以封禁。此外,車主所在的租賃公司也向乘客賠償1000元以補償。當被問及司機是否符合在滬運營網約車資質時,其并未對此作答。
2016年底,網約車新政上海細則正式頒布并實施,明确要求網約車與司機須為滬牌滬籍,然而“人車不符”情況依舊屢禁不止。業内人士指出,網上倒賣滴滴賬号生意火爆,并且不少租賃公司在招網約車司機時,入職門檻低,甚至聲稱會包辦非滬籍司機注冊賬号等問題。顯而易見,時隔近一年,網約車平台對司機運營資質的管理依舊很不到位,由此造成服務人員魚龍混雜,乘客安全得不到保障,所謂“讓出行更美好”的口号亦不知從何談起。
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