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程颢畫像
實事求是地說,原來我也以為“存天理,滅人欲”這個觀點是不正确的,也以為這是封建思想,是禁锢人的自由,侵犯“人權”的枷鎖。但是,後來我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我認為,“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是維護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的必要規範。不信嗎,你接着往下看。也許你也把這句話理解錯了。
“存天理滅人欲”是程朱理學的一個重要思想。人欲其實是佛教講的“三毒”之一。“三毒”即“貪、嗔、癡”,人欲就是“貪”。可惜,由于種種原因,後人總是斷章取意,在評判宋明理學時,往往都批判“存天理,滅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等,并對“存天理滅人欲”加以否定。
朱熹畫像
其實,此處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貪欲等,我以為,這些淫奢欲望确實是要革除的。不然,我們的社會就要沒有倫理道德可言,沒有公理章法可循。
其實,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這是老天賦予人類的正常的心理與生理的需求。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個度,否則就是“人欲”。我倒覺得,這裡的“人欲”換成“淫欲”更恰當更容易理解一些。
存天理,滅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頤提出的道德修養目标。朱熹是程颢、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我們理解為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滅人的私有欲望。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欲。義即是天理,不義即是人欲。忠即是天理,不忠即是人欲。孝即是天理,不孝即是人欲。心平氣和即是天理,浮躁驕狂即是人欲。是謂存其天理,滅其人欲。
王陽明畫像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這個觀點,他與朱熹的目的是一緻的,都是要存天理滅人欲,隻是方法不一樣。朱熹認為天理需要外向于萬事萬物中去求,是謂格物緻知。王陽明認為天理就在心中,無需外求,隻需發明本心。
我竊以為,這樣的理解确實有道理,也矯正了人們對于“存天理滅人欲”的誤解。對于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