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陶友在選購建水紫陶壺時,面對各種顔色的壺,都會糾結于選擇哪種顔色。關于這個問題其實并沒那麼複雜,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建水紫陶壺總的可大緻分為兩個色系:深色、淺色。
比較常見的深色系有:紅色、黑色、古銅色;淺色系有白色、象牙白、煙灰白。
下面我們就這兩種色系分别做一個分析,找出他們的差異,再看看他們各自都有何特點!搞清楚了兩個色系的區别,相信您就不會再糾結于此了!
泥料配比:
建水紫陶壺的制作原料皆取自建水境内五彩山中的五色土,分别為五花土、黃土、灰土、紫土、白土五種。根據不同呈色要求,泥料配比不同。
深色系的壺在制作時五花土、黃土、灰土、紫土、白土五種土都會用到,大緻配比為:五花土50%、黃土10%、白土15%、灰土10%、紫土15%。
淺色系的壺主要采用白土、灰土兩種。大緻配比為白土70%、灰土30%。
燒制溫度:
建水紫陶的燒制溫度基本在1100℃——1200℃之間,而由于白泥陶中的矽、鋁含量比紅泥陶高,更耐高溫些,故淺色壺的燒制溫度一般要比深色壺高10℃——20℃。
燒制方式:
在燒制方式上,兩種色系的壺都是一樣的,主要是還原燒和氧化燒兩種。
燒制方式的不同對成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顔色方面,簡單來說:燒制之前深色壺的泥料呈紅色,氧化燒之後的成品壺主要呈紅色,還原燒之後的成品壺可呈紅色、黑色、古銅色等。而淺色系的壺燒制之前的泥料呈灰白,氧化燒之後的成品壺主要呈象牙白,還原燒之後的成品壺可呈象牙白、灰白等色。
(關于建水紫陶的呈色可查看之前發過的《一分鐘了解建水紫陶呈色的原理》)
裝飾風格:
淺色純淨,如同白紙一張,畫面裝飾突出,色彩豔麗,能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深色深沉,給人以古樸厚重,端莊之感。
日常使用:
深色壺顔色深沉,不受茶湯顔色限制,适合泡各種湯色的茶,但小編還是建議“一壺侍一茶”。
淺色壺顔色淺淡,不及深色壺“耐髒”,适合泡茶湯顔色較淺的茶,如生普、綠茶等。
使用環境:
建水紫陶壺除了實用功能外,對家居環境或使用環境還有着裝飾功能。因此在選擇何種顔色的問題上,使用環境也是該考慮的一個因素。
其實深色也好、淺色也罷,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可以根據自己的泡茶習慣、使用環境等方面來做選擇;從感性的來看,眼緣最重要,畢竟千金難買心頭愛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