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第一天,Sir估計有一群人最是躁動。
高考結束,夏天來了。
以往每個夏天,Sir都會推薦高考畢業生去一個地方:
上海。
啤酒、小龍蝦、電影節,放開了耍。
今年Sir是去不成了(坐标廣州荔灣,幸好家裡啤酒小龍蝦都充足)。
不過,前兩天刷到一段視頻。
1分03秒,隔着手機屏幕都覺得興奮。
今年暑假,又多了一個地方給你們浪。
無需遠行。
隻要,雙腳離地——
燃野少年的天空
有多燃?有多野?
等不及的,先戳這段預告——
但再仔細看,Sir又有些擔心。
跳舞,音樂,校服,小年輕……
國産 歌舞 青春片?
這三個詞放一塊,國内好像還沒有先例。
幸好,再再仔細看,幾個名字出現,Sir的信心又回來了些。
導演張一白。
别的不說,張導拍青春片有一手。
畢竟過去二十年,他都持續深耕校園青春愛情題材:
電視年代,有初代校園青春偶像劇《将愛情進行到底》;
電影年代,有憑4000萬搏回5億票房的《匆匆那年》;
網絡年代,有與b站合作,拿下豆瓣8.1分的《風犬少年的天空》。
張一白的青春片,不僅能看準“青春”。
更看重時代。
對于70後,他開拓校園青春偶像劇,向90年代的年輕人展現世紀末大學校園裡的純愛美好。
對待80後,他編織疼痛的成長記憶,與10年代的過來人,分享在青春中被成年社會撕扯的遺憾與不甘。
對90後,他則重現少時記憶,将世紀之交懵懂校園裡的溫暖與熱血展現得淋漓盡緻。
每一款青春,張一白都能精準地掐準時代的脈搏。
如今,Z世代,00後。
拍什麼?
陣容,張一白 彭昱暢。
看起來像《風犬》續集?
不。
從目前公布的預告片,除了個别角色有着相同的外号(沒錯狗哥又是你)。
全新故事,全新陣容,全新題材。
甚至,全新的形式。
歌舞。
拍一輩子青春的張一白,重新開始摸索新類型。
Sir不禁好奇。
這一次,不僅他自己。
更是國産青春在大銀幕上,又一次我們期待的放肆與嘗新。
國産青春,沒見過這麼野的。
01
看完預告,Sir的第一感覺是:
太大膽。
太敢了。
甚至有點,不靠譜?
問題還不隻是題材,首先是陣容。
彭昱暢、許恩怡、張宥浩、尹正、孫芮、斯外戈、廖月穎、胡宇軒……除彭昱暢和張宥浩(《風犬》),以及稍有名氣的尹正。
幾乎全員新人。
且組成複雜:
路人演員,偶像藝人,以及……純素人?
當然。
别忽略張一白挑新人的眼光,算得上“影視圈最優秀的伯樂之一”。
1998年,《将愛情進行到底》。
李亞鵬 徐靜蕾,成為無數青少年憧憬的戀人模樣。
後來的柏林影帝廖凡。
在《将愛》中靠着男三雨森嶄露頭角。
緊接着,2006年《好奇害死貓》。
張導又讓之前一直不溫不火的宋佳,拿下金雞女配提名,開始蹿紅。
2007年《秘岸》。
新人檀健次,以及後來的金馬影後馬思純。
更不用說去年《風犬》。
新人張婧儀,已經成為在今年520檔,擔起數億票房的女主。
這一回,導演對新人的選擇更大膽。
許恩怡,一個從未演過戲的素人。
豆瓣無介紹,微博粉絲更是一度隻有數十人。
誰?看中她什麼?
——她愛跳舞,她能跳舞,她想跳舞。
肉眼可見的舞蹈基礎,肢體美感。
練功房,大雨中,操場,海邊……
一個人,一閉眼。
舞出千軍萬馬的架勢。
這一點,恰恰也是這部新片,最“敢”的地方:
人不搶戲,歌舞是C位。
Sir就不提好萊塢歌舞片的曆史。
确切的說,在國内,尤其是在内地——
歌舞片幾乎沒有在市場成功的範例。
這一代觀衆更沒有看歌舞片的習慣。
那為什麼素來以商業頭腦著稱的張一白,要這麼做?
其實早在去年的《奪冠》上映時,作為監制的張一白面對采訪就透露過小心思:
我希望《奪冠》能為大家開道,這是我們當下社會需要的類型片,我祝他們好運。未來我要做一部歌舞片,就是反映當下的歌舞片,沒有過我才要去做。到這個年齡,我應該任性一點。
來源:澎湃新聞
任性。
沒有過,才要去做。
校園青春片已經被我們拍爛了,改變是必然。
而且Sir覺得,除了任性,還有老導演的擔當。
如果有犯錯機會的老人們都不願去嘗試。
又怎麼能指望初出茅廬的新人呢?
如果,國産青春背後的創作者,都盯着流量票房點擊率,卻不敢拼,不敢闖。
又談何青春?
02
青春該是什麼樣子。
青梅竹馬,懵懂情愫的意識覺醒?
不滿壓抑,叛逆自我的大聲反抗?
還是孩童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知識,力量,喜好,傾向,存在感……
還依然對世界抱有或天真或無聊的期盼。
以上都是。
誰也無法給“青春”下定義。
《燃野》要做的,隻是為國産青春開拓新的象限。
歌舞片特點是什麼?
舞蹈與歌曲的跳切,一方面讓情緒更直接,觀衆更嗨。
另一方面,則會打斷故事的連續性,讓觀衆不自覺地放棄對叙事節奏的苛求。
說人話:
這是一種從演出形式上就符合青春故事的類型片。
所謂青春。
不是精緻利己,不是權衡利弊,那都是成年人的惡意揣度。
它沒有太多的花花腸子與人性掙紮。
要的,就是能放縱心中所想,發洩心中所怨。
舞蹈,就是這種荷爾蒙宣洩,最外放的形式。
Sir就沒看過這麼“狂野”的國片預告:
全程隻有一段台詞。
其他時間——
少男少女,雨中大力踩踏,踱步。像是在進攻防守,又像是在溝通交流。
揮舞雙臂,扭動身軀,針鋒相對。
用靈動的肢體語言,青春無敵的活力。
代替台詞。
不需要任何明确的含義。
跳吧。
旋轉、跳躍、閉眼。
可能有人會莫名其妙:
你會跳嗎?就一幫人在那瞎跳。
但老狗那段唯一的台詞已經回答你:
我不會 但我愛
驅動我們的
不是舞蹈的技巧
看到這,你們或許會覺得這些人,都瘋了,完全不可理喻。
看電影,不看故事看什麼?
電影當然要看故事。
但故事的呈現,絕不隻有“講述”這一種方式。
Sir舉個例子你就明白。
李誕在《十三邀》裡曾向許知遠抱怨:
李誕:我其實特别好奇,有年輕人居然是不寫詩的……甭管寫得好寫的壞,年輕的時候不想寫兩筆嗎?
許知遠:25歲之前都應該是個詩人。
李誕:我就這種感覺。所以有人問我為什麼寫詩,我說诶?這不很正常嗎?寫得不好是不好,但是你怎麼會不寫呢?
寫詩也好,跳舞也罷,都是符号。
是年輕最原始的荷爾蒙沖動。
而張一白在《燃野》裡找到的方法就是:
把這個沖動外化,拉到極緻。
在大銀幕上朝每一個曾經有過這種沖動的觀衆。
撒把野。
十幾歲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早戀分手,狗血愛情,有。
但能不能是——
開心就大笑搖擺,傷心就哭泣發洩,受了委屈,就寄托在最愛的事情上,咬牙堅持。
預告片中,許恩怡飾演的小黃,一個天生的underdog(落水狗)。
不夠快,不夠高,擠進人群裡還得踮着腳。
但就愛跳舞。
想跳舞,随時随地,可以用生命跳。
怎麼辦?
這是一個鹹魚必然會去追逐夢想的故事。
無用之用。
就是張一白給“年輕人”準備的禮贊與勵志。
03
《燃野》很敢,很野,很創新。
這些都是虛的。
可拍電影,光靠激情和膽量還不夠。
Sir最後想說點實在的。
《燃野》給出突破的勇氣,也給出相應的謹慎。
制作陣容,幕後班底,全方位進化。
張一白,韓琰,裡則林,《風犬》三人組搭檔保持不變。
要做的,就是延續《風犬》對于少年們氣質品味的把控,更加貼近真實的人。
最明顯的,預告裡。
老狗的那聲畫外音,熱血少年感爆棚。
小黃
不管怎樣你一定要堅持跳舞啊
因為你跳得真的很好
此外。
歌舞片重中之重,兩點——
舞台感,電影感。
如果你還記得《愛樂之城》那段震撼開場。
6分鐘公路群舞,一鏡到底,全程實拍。
怎麼來的?
劇組在洛杉矶封掉一整條高速公路,導演組、攝影、燈光、服裝、道具,所有人實景彩排兩個周末。
靜态的,以演員、車輛、色彩搭建一個個“小舞台”。
動态的,舞台與舞台之間。
設計長鏡頭動線,塑造流動的空間與時間。
歌舞片,不難。
可優秀歌舞片,從來都是影視經典。
好萊塢的《随我婆娑》《雨中曲》《西區故事》《音樂之聲》……
而我們,幾乎空白。
難就難在“舞台”與“電影”結合。
所以。
這次《燃野》幕後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敢輕視。
以下這些名字,個個業内頂尖。
攝影,餘靜萍。
代表作《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
美術指導,翟韬。
代表作《人山人海》《一個勺子》《七月與安生》《後來的我們》《第十一回》。
服裝造型設計,吳裡璐。
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造型設計獎,兩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代表作從90年代的《新不了情》《甜蜜蜜》橫跨新世紀後的《金雞》《如果·愛》《武俠》《中國合夥人》《喜歡你》……
當然,歌舞片。
自然需要有頂級的編舞,頂級音樂。
都有——
特邀舞蹈總監/編舞師,日本當紅的編舞師akane。
負責音樂的,則是張亞東。
可Sir坦白說——
圈内人必然知道,歌舞片絕非目前華語市場吃香的類型。
更别說,《燃野》沒有請來任何一位稱得上“流量”的演員,沒有蹭上任何社會熱點。
效果如何,誰也無法預知。
作為華語電影的一次探索,極有可能吃癟、碰壁、失敗。
那麼。
為何這幫人還要吃力不讨好地幹這一票?
Sir想起張藝謀當年拍《長城》被嘲。
可那番話依然誠懇:
那不行,你要那麼愛惜羽毛,你别飛了,你天天在屋裡刷就完了……我覺得你不僅要飛出去,你還要經暴風雨,你還可能折翼,你還可能被打濕,你可能很狼狽地回來。
這也是Sir前幾天刷到《燃野》預告片時,如此興奮的原因。
不僅是視頻本身的燃。
更是這幫華語電影人,音樂人,手藝人,集結後釋放出的一種信号。
跨越年齡,行業,身份……
獨屬于青春的燃。
這次,Sir看好《燃野》。
不為别的。
就為這股一意孤行的少年氣。
它不僅是“敢為人先”。
更是敢于“失敗”——
飛出去,看一眼那片國産青春從未抵達過的天空。
哪怕狠狠摔一次。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