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已經初步掌握垂釣技巧的釣友,不妨跟我學學以下内容,有助于篩選出更得力的裝備,本文将着重講與魚竿關聯的相關配件的選擇要領。
選擇裝備,首先得知道都有哪些,主要有:魚竿、魚線、浮漂、太空豆、防纏繞豆、鉛墜、八字環以及魚鈎。其中,太空都與防纏繞豆的作用是輔助作用,鉛墜與浮漂的平衡是解決力學信号傳遞,八字環是連接主線與子線的橋梁,而子線、主線以及魚竿是構造一個完整動态力學系統對抗魚的動力;從行為目的來說,豆子是輔助,減少風險,浮漂是信号傳遞,是一個就餌的過程,魚線魚鈎以及魚竿是溜魚上岸,是擒獲魚兒最關鍵的要素。
太空豆
釣多大魚用多大線組,這個是釣界公知。那麼多大線組用多大的太空豆,這個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小了滑不動也容易傷線。太空豆除去線号要求對口,還要求質量過硬。有的太空豆硬邦邦,也是特别容易傷線,線組一受傷就特别容易斷。我就吃過這方面的虧。選擇太空豆等小配件的技巧可參考細硬峰宮老師最近關于配件的介紹。
八字環
八字環的作用是鍊接主線與子線,八字環也分大小号。配置八字環主要就這麼幾個要求,一個是順滑,溜魚的時候,遇到魚洗鰓線組會更自然,減少幹擾因素。二是大小合适,至少不要出現八字環比鉛皮還重或者直接拉脫的狀況。漂座的選擇個人建議盡量不選擇自鎖漂座。
浮漂我一直主張,浮漂主要看吃鉛及漂尾粗細。材質無所謂。并不是說沒有影響,而是絕大多數環境沒影響。黑坑等極端環境自然要選擇對應的裝備,環境及使用對象不同,标準自然有所不同。就浮漂而言,影響信号傳遞就兩個因素,一是吃鉛,二是漂尾粗細。漂尾粗細是決定魚就餌能出幾目的問題,吃鉛是體現在信号出來是比較肉還是比較輕盈上。這裡要講的是,當信号比較肉的時候,很多釣魚人看到的是浮漂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小小下陰,以至于錯過了最佳提竿時間。浮漂選擇我給釣友的建議隻有一個:沒啥特殊要求就選擇納米浮漂。
魚竿、魚鈎、魚線的自成系統為什麼将這三者放在一起說?是因為這三者是一個受力整體,除去魚竿,另外兩項單獨談性能可能會與釣魚本質背道而馳。為什麼我們經常将測評節目當娛樂節目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然,現在已經有人将測評的目的做成僅展示相關的真實數據,這個是極好的!這樣子的測評自媒體值得廣大釣友去關注學習。
談魚竿就不得不談魚竿的釣重,一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廠家一直主打釣重而忽視魚竿的回彈性。新手釣友必須從這個誤區裡面走出來。舉個例子,隻要釣重,我拿鋼筋是不是就可以了?遇到搶劫還可以防身。那意思是軟就好了?也不對,市面上有不少面條杆空有釣重沒有回彈性。如果軟就對,我們拿包裝繩直接釣魚不好嗎?那個至少可以拉個30公斤,還特别軟。所以魚竿選擇最重要一點是魚竿的回彈性。關于魚竿的選擇可以關注關注相關廠家的介紹,以及最近頭條官方的活動。
魚線的選擇也可以從上方活動中的自媒體了解到,新手釣友可以關注學習。這裡給大家三個标準:第一是價錢要合适,不是貴的就是對的。二是不漲号。漲号線帶來的風險就是切線跑魚再丢漂。三是延展性要合理。
什麼樣的魚鈎是好的?紋絲不動?不對,跟魚竿一樣,要有回彈性。過硬的魚鈎發脆,過軟的魚鈎很容易就能拉脫,不利于力量傳導,自然上魚就存在障礙。
這裡我講講我的理解,魚竿魚線魚鈎自成受力體系。當上魚之後,魚鈎是第一個受力單元,力量将透過魚鈎傳導至魚竿。有的網紅單獨測魚竿的拉力值,這個跟魚竿的釣重一個道理。僅有借鑒參考的意義,關注魚鈎、魚竿釣重的前提是:要有回彈性。
如何配置魚線與魚鈎?首先有的廠家已經把魚鈎的大小與魚的大小做了簡易配置,這個是根據魚開口大小做的配置。但是不少的廠家與自媒體強調的是鈎子的“釣重”。
某廠家配置鈎号與魚大小的關系
某商家标注的魚鈎釣重圖
如果一味追求鈎子的“釣重”,那麼魚線是不是也要配置相應的大小?那麼冬季,結合上圖5号袖鈎1公斤的釣重以及下圖0.3号子線拉力值,我們是沒辦法用0.3的子線配置5号袖鈎釣鯉魚釣出脫鈎未切線的情況。很顯然,這是謬論。
某廠家在售的魚線拉力值
釣魚人,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商家、自媒體等的宣傳,發現不合理的地方,釣友當及時抽身。
我是又切我子線,提倡多動腦的釣魚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