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字詩古詩解說

一字詩古詩解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22:03:13

白居易的詩裡說:

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

況我心又是,兼忘是與非。

今天說說這個 适(shì、kuò)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

“适”,繁體為“適”。

形聲字,從辵,啻聲。

kuò音,用于人名

shì音,粵拼:sik 1(音同“色”)

1. 适合:適當、適用;

2. 恰好:適中、適可而止、適得其反、適逢其會;

3. 舒服:舒適、身體不適;

4. 去:無所適從;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2

“適”從啇,從辵。

“啇”與“啻”本為一字,小篆有僅此、為止之意;“辵”為行走,泛指行為舉止。

  “適”字意為行走至此而止。《說文•辵部》:“適,之也。”本義指到、往。“适”具有方向性,表示同一目标,故“适”引申有歸向之意,強調了具有明确的方向,如“民之所适”。到此為止,沒有過頭,也沒有不及,适可而止就是“适”,“适”指恰當、切合之意,如适合、适當。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3

  “啇”的本義為樹根、根柢,意指根本、基本。“適”從啇,從辵,表示行為符合根本出發點,符合一定的利益,符合一定的規律,才能順應事态的變化、情況的發展,才能達到适合、适宜、适當、适度的目的。

  将“啇”視作“滴”省“水”,意為點滴。“辵”“啇”為“適”表明:适當、适度、适合的行為應該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事物的初始狀态做起,是在點滴的細節上使自身的行為适當、适度、适宜。

  簡化後的“适”從舌,“辵”是行動,“舌”代指語言。言行配合一緻得體,為合适、适當。“舌”為“千”“口”,象征衆人之口、民心所向。言行要符合百姓意願,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此為“适”之切合、相合、适合之意。“适”從辵,從舌。“舌”是輔助發聲的器官,同時“舌”的靈活性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标志。“辵”“舌”為“适”,意為舌頭在活動,以此表示舌頭能夠正常靈活地活動,是正常生理功能的體現,也表示身體處于健康狀态。身體健康則感覺舒适、安适。“适”的本義是“到某地去”的意思。《詩•魏風•碩鼠》:“逝将去汝,适彼樂土。”我發誓要離開你,到那快樂的家園去。後引申為女子出嫁,辭别父母,住到夫家。古代女子與大夫結婚叫“嫁”,與士、庶人(平民百姓)結婚叫“适”。

  “适”有舒适之意。張潮《幽夢影》中說:“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于是?”如果說“閑”是一種外在的表現,那麼,“适”則是一種内在的體驗。首先,“适”是一種心境。“适”能讓人體驗到生命的自然狀态,能讓人感受到滌蕩世俗煩憂之後的娛樂與自在,“适”使人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論語》中孔子詢問學生們的人生志向,子路志在治理“千乘之國”,冉有志願獻身“宗廟之事”,隻有曾點的志趣讓孔子颔首贊同,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次,“适”乃是遂性自适,身心俱适。就像群魚嬉戲于淵,衆鳥欣鳴于林,駿馬銜草而肥,山雞琢籠而飛一樣,人也應随性适分,酣詠怡情。白居易《适意二首》:“置心世事外,無喜亦無憂。終日一蔬食,終年一布裘。寒來彌懶放,數日一梳頭。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過适,适外複何求。”“适”不僅是生理的安适,更是心靈的快适。白居易晚年所作《二适贈道友》詩寫道:“褐績袍厚暖,卧蓋行坐被。紫氈履寬穩,賽步頗相宜。足适己忘履,身适己忘衣。況我心又适,兼忘是與非。二适今為一,怡怡複熙熙。”再次,“适”的最高境界是“忘适”。《莊子•達生》篇中說:“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帶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變,不外從,事會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嘗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可見,忘适之适乃是不刻意求适而适自得的無往不歡的境界。

  但是,“适”決不是無所事事,不是懶散放蕩,不是消極倦怠。“适”是生命的本真追求,是忙碌疲憊的心靈得以休憩的自由空間,是人生旅途動态中的“靜态”,是人生華美樂章中必不可少的休止符,是不為事牽,不為物累的達觀境界。

延伸閱讀

《說文解字》細說“適(适)”字

接着隻講《說文解字》“辵”部的一個漢字:適。這個字,近代文化史上出現最多的時候是在胡适的名字裡。看胡适的書法: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4

(胡适和他的書法)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5

(年輕時的胡适)

適,讀音有四個:

(一)shì。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適,之也。從辵,啻聲。適,宋、魯語。”形聲字,本義是往,至。《爾雅·釋诂上》:“適,往也。”邢昺《爾雅疏》稱:“謂造于彼也。”郝懿行《爾雅義疏》:“適者,之也;之者,適也。亦互相訓其義,又皆為往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此不曰往而曰之……往自發動言之,適自所到言之。”這裡說往和適兩字的差别,“往”是從出發地說的,“適”是從目的地說的。比如《詩經·鄭風·缁衣》:“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毛傳》稱:“適,之。”你往官署去辦事,回來,我給你試新裝。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6

(影視劇中的阿Q)

又指歸從;歸向。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六四:“適,亦歸也。”《古今韻會舉要·錫韻》:“適,意所必從曰適。”比如《左傳·昭公十五年》:“好惡不愆(qiān),民知所適,事無不濟。”杜預注:“適,歸也。”孔穎達疏稱:“言皆知歸于善也。”喜好和厭惡都不過分,百姓知道行動的方向,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

適字本義之外,還有很多用法,舉常用的說說:

(1)女子出嫁。《玉篇·辵部》:“適,女子出嫁。”《儀禮·喪服》:“大夫之妾為庶子適人者。庶婦。”鄭玄注稱:“君之庶子,女子子也。庶女子子在室大功,其嫁于大夫亦大功。”胡培翚《正義》引李氏雲:“鄭氏曰:‘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人曰適人。’今案:據此例則適人即是適士。”你看,古時候随着嫁的對象的不同,稱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潘嶽《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殒。”李善注:“《家語》曰:女年十五,有適人之道。適,謂往嫁也。”這個用法,近現代漢語也用,比如魯迅《我之節烈觀》:“直到宋朝,那一班‘業儒’的才說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話,看見曆史上‘重适’兩個字,便大驚小怪起來。”舊時婦女頭上的封建壓迫有多重,隻嫁人這一件事,就足可以看出來了。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7

(魯迅像)

(2)符合,适合。比如:削足适履。《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毛傳》:“適其時願。”偶然在路上巧相遇,情意相投合我願。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8

(野有蔓草)

也指和諧;順從。《正字通·辵部》:“適,和也。”比如《莊子·天下》:“以反人為實,而欲以勝人為名,是以與衆不適也。”成玄英疏稱:“故不能和適于世者也。”以違反人情為實際,而想勝過别人來出名,所以總和衆人說不到一起(和諧相處)。

(3)恰當;應當。比如《漢書·賈誼傳》:“至于流俗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動于耳目,以為是適然耳。”顔師古注稱:“適,當也。謂事理當然。”

(4)善;美好;快樂;舒暢。《廣雅·釋诂一》:“適,善也。”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十:“適,謂善好稱人心也。”《廣韻·昔韻》:“適,樂也。”比如《莊子·大宗師》:“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成玄英疏稱:“斯乃被他驅使,何能役人,悅樂衆人之耳目。”指(狐不偕、務光等人)隻是指使别人所指使的,快活别人所快活的,而不是快活自己所快活的。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9

(莊子像)

(5)安便;自得貌。《增韻·昔韻》:“適,安便也。”《正字通·辵部》:“適,自得貌。”未見典稽有應用實例。

(6)得。《玉篇·辵部》:“適,得也。”《古今韻會舉要·陌韻》:“適,貢得其人曰適。適猶當也。言其人與所稱相當也。”比如《漢書·武帝紀》:“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顔師古注引服虔曰:“適,得其人。”

(7)齊等。《正字通·辵部》:“適,關西謂補滿曰適。”《漢書·循吏傳·黃霸》:“又發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顔師古注引孟康曰:“關西人謂補滿為適,馬少士多,不相補滿也。”就是士兵多而馬多,補齊等,叫“適”。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0

(黃霸像)

(8)節制。比如《呂氏春秋·重己》:“故聖人必先適欲。”高誘注稱:“適,猶節也。”這裡的適欲,就是節制(自己的)欲望。

(9)調理;調節。《史記·日者列傳》:“四時不和不能調,歲谷不熟不能適。”司馬貞索隐:“適,猶調也。”又指測度。《素問·五藏别論》:“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意志,與其病也。”王冰注:“調適其脈之盈虛。”

(10)抵觸。《方言》卷十三:”適,拈也。“郭璞注稱:相觸迕也。”《廣雅·釋言》:“適,悟也。”

(11)遇。班彪《王命論》:“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李善注稱:“適,猶遇也。”世俗之人見漢高祖興起于平民百姓而得王位,不通達其中的緣故,以為隻是恰巧遭遇暴亂之世,得以舉兵得勢。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1

(劉邦像)

(12)近。唐代慧苑《華嚴經音義·十地品之五》引《三蒼》曰:“適,近也。”

(13)辟領,古喪服之領。系開喪服而成。一說通“積”。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適,假借為積。”關于辟領,毛奇齡《喪禮吾說篇·服制說》裡解說的很詳細:“其開領處将領隙四寸外屈而厭于項之兩旁,謂之辟領。……而于是又接二幅,謂之適。夫適者,豈非以旁幅之猶近身者乎?舊注謂辟領謂適,則領在項間未能橫出于哀也。謂適為辟領,則適當兩肩不能開領。”可惜現在找不到辟領的喪服圖樣了。

(14)相當于“是”。比如《呂氏春秋·首時》:“伍子胥欲見吳王而不得……客請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適吾所惡也。’”樣貌是他讨厭的。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2

(伍子胥像)

(15)用作副詞,用法有四:

其一,正好,恰巧。其二,偶然;偶爾。其三,剛剛;方才。其四,通“啻”,隻,僅僅。相對枯燥,不再舉典籍實例。

(16)用作連詞。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假若”,“如果”。

此外,適還用作姓氏。《萬姓統譜》有載。

(二)dí。讀音出自《廣韻》。用法有五:

(1)随從,順從。《玉篇·辵部》:“適,從也。”《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狐皮袍子蓬蓬松松,一個國家有了三個主人翁,究竟是誰對我一心順從?

(2)同“嫡”。正妻所生之子稱為“嫡子”。《篇海類編·人事類·辵部》:“適,適庶,與嫡同。”比如《詩經·大雅·大明》:“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毛傳》:“纣居天位而殷之正適也。”上天有意讓殷纣成為王(纣王是嫡子),卻又使他失去四方。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3

(纣王畫像)

(3)親厚;器重。《集韻·錫韻》:“適,親也。”《論語·裡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沒有什麼親厚或鄙薄的成見。

(4)作主。《增韻·錫韻》:“適,專也。”比如《詩經·衛風·伯兮》:“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毛傳》:“適,主也。”難道沒有潤發油?讨誰歡心去美容!

(5)通“谛”。注意,仔細。《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

此外,適又通“敵”。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適,假借為敵。”有兩個用法,其一、敵人、仇敵。其二、匹敵,相當。不再詳細舉例。

(三)tì。讀音出自《集韻》。用于疊詞“適適”。《莊子·秋水》:“于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成玄英疏稱:“適適,驚怖之容。”淺井之蛙聽了這一席話,驚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四)zhé。通“谪”。谪字所的的用法適字都有用例,其一、懲罰。其二、責備;譴責。其三,指天象的變異。其四,過失,毛病。不再一一舉例。

適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適字的小篆寫法)

一字詩古詩解說(一詩一字中華文化之說文解字)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