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詠蟬唐虞世南意思

詠蟬唐虞世南意思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09:30:40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出自唐初虞世南的《蟬》。該聯詩充分表達了對人的内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詠蟬唐虞世南意思(虞世南婵詩中居高聲自遠)1

【原文與作者】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名聲在于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能夠直言善谏,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

詠蟬唐虞世南意思(虞世南婵詩中居高聲自遠)2

【作意與作法】

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詩,看似句句寫蟬,其實暗含深意,詩人更多的是借蟬來表象抒發自己對高尚人格的追求。

首聯:寫的是蟬的形狀和習性。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栖高飲露,故說“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把顯貴的身份和“清”統一在詩句中了。“梧桐”也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它也是高潔品質的象征。蟬聲之遠傳來自梧桐高樹, “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着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尾聯: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借助于秋風的傳送,而詩人卻别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緻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詠蟬唐虞世南意思(虞世南婵詩中居高聲自遠)3

【小結】

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語言通俗,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表達出對人的内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說明了道德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憑借權勢地位,照樣能聲名遠播。

唐代寫蟬的詩最有名有三首,一是虞世南《蟬》,二是駱賓王《在獄詠蟬》三是李商隐《蟬》,後人評價這三首詩為虞世南是清華人語;駱賓王是患難人語;李商隐是牢騷人語。所以虞世南的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朝時期的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