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一年四季,為什麼寫春天的詩特别多?
是的,走進古詩詞,會讀到很多關于春的篇章,春風的柔軟,春雨的多情,春水的溫潤,春花的明媚……早春萬物初生,陽春“千花百卉争明媚”,暮春落花滿地、流莺飛舞,春有太多可以書寫的詩意,它是一個屬于詩的季節。
春天一年一度一歸來,自古而今無數詩人為之駐足,為之贊歎,在短短的詩行之中,描畫着永不消逝的絢麗春光,也傳遞着引一代又一代人深思的道理——
“造物無情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令人堅信寒冷終将過去,溫暖終将來臨;
“荠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春風無私,于誰都一樣,隻要抓住機會,便能盡情綻放;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新生事物的頑強生命力不會因藩籬的禁锢而被限制,一定可以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
而從唐代書法家張旭的一首冷門小詩中,我們也不僅可以感受到山中令人流連的春景,同時也可以從中獲得教益。
《山中留客》
唐·張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為輕陰便拟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詩人開篇用七個字描繪了山中春色的美好,尤其一個“弄”字,寫出春山萬物都在春光之下欣欣向榮,呈現出勃勃生機,競相綻放出春的光彩。他沒有着眼于細節,而僅從整體上遠遠地讓人感受到春山的動人,令人充滿向往,這也是“留客”的前提。
第二句詩則扣題寫“留客”,看到山中春色如此醉人,卻為何生出離去之心呢?因為頭頂飄來一片小小的陰雲。于是詩人說,千萬别因為有一點點将要下雨的迹象便打算掉頭歸去啊。
詩人打算勸客留下,卻沒有接着說進到春山裡能夠賞到如何的風光,錯過多麼可惜,而是筆鋒一轉,選了一個想象之外的角度,他說:即使是天氣晴朗沒有雨色,當我們進到雲煙深處,也會有濕氣沾上衣裳的。
是的,如果春山本身值得前往,那即使有陰雲,遇到雨也至多落個“濕衣”的下場;可哪怕天氣晴着進得山去,也是會“濕衣”的呀。左右都要濕衣,那還退去作甚?白白錯過這大好春光。
行于山中,向往前路未知的風景,詩人的态度是:不因天氣而退卻。也真的是很灑脫了。
從這短短詩行之間,我們也能悟到一點人生道理,十分勵志。人生路上,我們曾面臨過、或将遇到無數這樣的關口,當我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時,是因眼前有一點困難的征兆就退卻,還是繼續前行?
主席有詩雲: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更何況,隻是這小小的一片陰雲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