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由于“重陽”這一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而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又加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于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古時民間的重要民俗事象,漸漸形成了“登山祈福”習俗。唐朝詩人王維時年十七身處異鄉,于重陽日極其思念親人,故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中便提到了親人在重陽日登高祈福的過程,同時也提到了佩插茱萸這一風俗。茱萸香味濃,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是磨碎放在香袋裡、或是插在頭上的。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遍插茱萸少一人”傳神的描寫出兄弟親人登高祈福、佩插茱萸時,身邊卻少了一人,倍感凄涼。那麼問題便來了:詩中所提到的“茱萸”是指的何種茱萸呢?據查找資料了解到被稱為“茱萸”的植物有五種,分别是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食茱萸(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草茱萸(Chamaepericlymenum canadense)。
草茱萸是五種植物中唯一的草本植物,為山茱萸科(Cornaceae)草茱萸屬(Chamaepericlymenum)的植物。那王維詩中所提到的“茱萸”是不是草茱萸呢?據資料記載,王維是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而草茱萸産于吉林省長白山針葉林下,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區。吉林距離山西實在是有段距離,既是王維家鄉民間流行的風俗,大家便也不至于從吉林采回草茱萸來佩插,簡直就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同樣的,那位芸香科(Rutaceae)蜜茱萸屬(Melicope)的蜜茱萸僅僅産于熱帶地區,也不會是流行于黃河中下遊、淮河、長江流域等地的“插茱萸”習俗中的主角。這樣以來,草茱萸和蜜茱萸便都順理成章的被排除了。
食茱萸又被稱為椿葉花椒,為芸香科花椒屬(Zanthoxylum)的植物。食茱萸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它莖幹有鼓釘狀的銳刺且花序軸及小枝頂部常散生短直刺,樣子實在有些吓人。人們采起來就是一件麻煩事,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到自己,更不要說佩戴在頭上了。由此我認為,詩中所言的“茱萸”想必也不會是食茱萸。
那麼會不會是山茱萸呢?山茱萸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屬(Cornus)的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在王維的家鄉山西是絕對可以找到這種植物的,倒極有可能是詩中所提到的“茱萸”。山茱萸的果期是在秋天,重陽節正處于其中。紅色至紫紅色的核果很是好看,被稱為“萸肉”,俗名棗皮,可以入藥,味酸澀,性微溫,佩戴在身上也很合适。但是古時民間大家所佩戴的“茱萸”芳香濃烈,被制作成香包佩戴在身上,從而可以達到逐風邪的目的(就如同端午節人們習慣在門前插艾蒿,利用其強烈的氣味來驅瘴辟邪一樣)。然而山茱萸并無什麼特殊氣味,如若僅僅是為了佩戴起來好看的話,可以選擇的植物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在重陽節這一日“佩插茱萸”。所以如果要說詩中所言的“茱萸”是山茱萸的話,确實也少了些說服力。
山茱萸
唐代鄞縣人陳藏器在其著作《本草拾遺》中提到:“茱萸南北總有,入藥以吳地者為好,所以有吳之名也”。這句話不僅解釋了吳茱萸名字的由來,同時也說明了在唐朝時期,吳茱萸已經遍布南北,重陽節“插茱萸”這一風俗便會盛行于黃河中下遊、淮河、長江流域等地。而且吳茱萸的果實暗紫紅色,重陽節正處于它的果期,同時吳茱萸的氣味芳香濃烈,是符合大家用來逐風邪的願望的。暗紫紅色的果實佩戴在頭上,一定很好看。所以我想,吳茱萸便就是唐朝詩人王維詩中所說的“茱萸”,據說吳茱萸還有一雅名稱為“辟邪翁”。
最後我還想說明一下的是:詩人詩中所謂的“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東”并非我們所認為的如今的山東省。時年十七的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于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而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