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唐時期善于吸取和善于創造的大書法家,
他的楷書繼承了二王和初唐各家的傳統,
又重點吸取了顔體和歐體的特點,
經過創造後寫出了新的風貌:
其字清勁峻拔,結構謹嚴,
疏朗開闊,清秀方整。
他就是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
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
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
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與顔真卿齊名,人稱"顔柳",
又與歐陽詢、顔真卿、趙孟頫
并稱"楷書四大家"。
尤其出名的有:
《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
《九疑山賦》、《陸士衡演連珠》等。
這些名帖都是學習“柳體”的好範本。
1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簡稱《大達法師玄秘塔碑》,
唐裴休撰文,柳公權書并篆額。
因體勢勁媚,骨力遒勁,結構嚴謹,字體清秀,
有"柳骨"之稱。
碑額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
碑正文楷書28 行,滿行54字,總(1302)字。
《玄秘塔碑》立于唐會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
現藏陝西西安碑林,
雖曆經千年,字畫仍清晰完好。
劉熙載《藝概》謂:
"柳書《玄秘塔》出自顔真卿《郭家廟》",
王世貞雲:
"柳法遒媚勁健,與顔司徒媲美"。
《玄秘塔》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
王澍《虛舟題跋》說此書是"誠懸極矜練之作"。
《玄秘塔》結字的特點主要是内斂外拓,
這種結字容易緊密,挺勁;
運筆健勁舒展,幹淨利落,四面周到,
有自己獨特的面目。
2
《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
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
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宮禁地,
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權書。
碑文記錄了回鹘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
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
此碑由翰林學士承旨崔铉撰文,
集賢院學士判院事柳公權書寫,
更增添了此碑的藝術價值。
柳公權書寫的碑文,其書法結構嚴整,
充分體現了"柳體"楷書
骨骼開張、平穩勻稱的特點,
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與真迹無異,
故後世奉為柳書代表作。
"神策軍"是唐晚期的主要禁軍,
到會昌三年時,早已為宦官掌握。
此時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為向宦官示好,
便巡行左神策軍,
宦官仇士良也從而請求建立頌聖德碑以回應,
于是便有了這《神策軍碑》。
碑文中因為記錄了回鹘汗國滅亡
及安撫降于唐朝的回鹘首領嗢沒斯等史實,
而成為後世學者研究唐代邊疆關系的重要史料。
3
《金剛經》
《金剛經》刻于唐長慶四年(824)四月,
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
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金剛經》刻為橫石,共十二塊,
每行十一字,原石毀于宋代。
1908年在敦煌石窟發現唐拓孤本,
一字未損,極為稀罕,是敦煌文獻中的稀世珍寶。
這樣的稀世國寶被法國人希伯和取往國外,
現藏法國國家圖書館。
國内上海有正書局、文明書局、中華書局、
文物出版社等均有影印本。
可謂一印再印,風行與世。
目前網絡上流行的柳公權書《金剛經》唐拓本
都是這些影印本的翻版。
此碑為柳公權早期作品,
字不大但用筆靈巧勁健,柳體的特征概括為:
精于點畫、謹于間架、法度森嚴而富廟堂氣象。
于此碑可見一斑。
3
《九疑山賦》
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拓本,寫于公元841年,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
該拓本全本12頁、計601字,
其創作年代比現已發現的《玄秘塔碑》、
《神策軍碑》等柳公權的代表作略晚,
但無論從結構還是點畫上,
都顯得更加嚴謹、精到,
從該拓本的書法風格和用筆方法上看,
與《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極其相似,
因此被認定為是柳公權真迹。
《九疑山賦》最可貴的是:
柳公權在其作品最鼎盛時期所書,
《九疑山賦》通篇601字,
字字用筆一絲不苟,肥瘦得中,
血肉俱美,可以說是無筆不妙。
《九疑山賦》,書壇瑰寶,镌刻精微,字迹清晰。
5
《陸士衡演連珠》
《陸士衡演連珠》,
是我國古代文體的一種,
是一種小型假喻說理的骈俪文。
西晉文學家陸機所寫《演連珠》五十首,
思能入巧、推理嚴密、比喻精妙,
堪稱連珠體之代表作。
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
初學王羲之,後師顔真卿,以瘦勁著稱,
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
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
也由于他作品獨到的特色,
因此,柳公權的書法有“柳體”之稱。
看到這裡,
柳公權的字究竟好在哪裡?
大概無人不曉了吧!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系後台删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