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在COP15新聞中心,以“金木土石布”為主題的地域特色文創展,多方位呈現了雲南文化的多樣性。
記者了解到,該展區分為五個展陳系列,每個系列的展台按照“金木土石布”的幾何造型進行精心設計,每個展品都配備了專屬的動态海報,除現場展出的30餘件展品外,展區将根據展陳主題每天進行展品輪換,累計展出數量約100件。
金——金銀銅錫工藝品
斑銅、烏銅走銀和斑錫制作工藝在雲南有着悠久的曆史。“四牛騎士貯貝器”中的古滇文化、“百鶴瓶”上的百鶴圖、“十二生肖玻璃杯”的斑錫生肖等一系列工藝品,不僅展示了雲南獨特的有色金屬鍛造技術,更體現了雲南曆史文化和地域魅力。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木——木竹藤草工藝品
雲南素有“植物王國”之譽,很多地區都傳承着多項木制品工藝技術,一根藤條、一片竹篾通過雲南人勤勞的雙手,就能編織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在展區現場,主要展出了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隊模型。六百多年前,雲南人鄭和七次遠航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今天,雲南人運用木匠工藝,還原出了鄭和船隊模型,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當時成熟精湛的造船技術。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土——陶瓷泥塑工藝品
雲南民間傳統陶瓷燒制工藝悠久曆史,豐富的稀土資源為陶土制品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有着600多年曆史的玉溪青花從素胚就勾勒出了雲南的制陶曆史;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溫潤如玉、擊聲如磐;永勝瓷器、傣族陶器和華甯陶,則把雲南少數民族地域特色文化體現得淋漓盡緻。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石——石雕石刻石材制品
雲南盛産石,其中尤以天然形成的“奇石”最為特别。在山川河流中,不同地質年代的大小石頭在河床的滾磨和沉積後,在江水洗磨中變得光滑如玉,再經江水泥沙中的礦物質侵蝕後,在石面上形成了豐富的精美圖案。
“雲子”作為雲南特有的圍棋子,體現了雲南人巧奪天工的石材煉造技藝,采用雲南特有的瑪瑙石、紫英石等數十種天然礦物原料,經高溫煉造,手工點滴成棋,白子雪白、黑子透碧,觀眼裡明亮,執掌中清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布——染織刺繡布藝品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民族布藝紡織品種類最多的地方,白族紮染、彜族刺繡等工藝品也成為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名片。在現場,主要展出了火草紡織品、花腰刺繡、滇繡、千繡等工藝品。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COP15特色文創 記者 彭錫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