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筆者經過分析,從産品邏輯角度分享了産品經理需要具備的4類邏輯:基礎産品邏輯、業務邏輯、系統邏輯和思維邏輯。
一、什麼是産品邏輯?
狹義上邏輯是指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這是個體内在屬性;廣義上邏輯是指規律,包括思維方式規律和客觀事物規律,這種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是對思維過程的抽象和建模的結果。
從邏輯的歸屬來看,沒有明确的銷售邏輯、運營邏輯、産品邏輯、程序員邏輯之分。而對于産品經理這個職位,更不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清晰的邊界,隻要是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有鍛煉,對自己的産品工作有幫助的,都可以并且都應該去涉獵。
比如公司銷售的面向不同用戶層層遞進的營銷話術、部門運營的針對不同時令有的放矢的運營策略、程序員并行處理多個線上問題的分堆歸類原則。不論是不是自己負責的系統或本職工作,都可以嘗試去了解和學習,很多東西都具有可借鑒性,并且可以應用到自己負責的模塊或功能上。
從産品邏輯角度來說,可以分成四類:基礎産品邏輯、業務邏輯、系統邏輯、思維邏輯。四類邏輯是遞進關系,分别拆分。
1. 基礎産品邏輯
也就是掌握常見應用的基礎邏輯,這是成為産品經理的基本要求。比如前後端的數據交互方式、不同頁面的跳轉規則、多個用戶角色的判斷條件。
2. 業務邏輯
有了産品經理的基本素養,接下來就要深入業務、理解業務,知道他們要做什麼,要做的東西對自己負責的系統有哪些影響。
當你被拉去一個新業務溝通會的時候,不要高估業務方的智商,也不要指望業務方能把自己的業務場景描述清楚,并且幫你明确要開展的新玩法對你的系統有哪些影響。
要試着從産品的角度去理解這些新業務發生的場景、與現有業務的區别,從他們近似大白話的描述中捕捉到自己關注的信息,從而确定對自己負責内容的影響範圍。
3. 系統邏輯
(1) 自己的邏輯
産品經理作為一個系統的負責人,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系統有哪些功能,功能的實現方式,出現過哪些問題,可以用什麼方式解決問題且開發量最小。
(2) 别人的邏輯
其次還要了解自己負責的模塊與上遊哪些主要系統有交互、交互的核心字段是什麼、交互方式有哪些。既然選擇了産品經理這個行業,就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邊界,技多不壓身并非一句空話。
一個産品既對自己的系統實現輕車熟路,又對自己的上下遊系統的核心業務了如指掌,出現了問題他能通過功能細節和以往經驗定位問題的大概原因,試問,誰不願與這樣的産品共事呢?
(3) 細節邏輯
産品經理拼的是什麼?對業務的理解?有BD和采銷呢,然後還有運營支持呢;對方案的落地?有前端和後端研發呢,然後還有測試呢。除了PRD,産品經理沒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也正是由于這一點,它才是最複雜的工種。
運營要了解,技術也要懂一點。最主要的是對自己負責功能和模塊的理解要深入,一定不是像業務方那種的泛泛而談,或是領導那種大而空的規劃,産品經理的能力體現在可以落地到具體問題、具體細節的功能點。能夠描述清楚問題的現狀、成因、影響範圍以及解決方案。能指點江山的人不一定能腳踏實地步步為營,但能深究細節的人一定能立足現實勾勒未來。
(4) 框架邏輯
框架不是一張放之四海皆準的流程圖,也不是一篇有普适效力的需求文檔,它一定是面向特定方向,基于已有工作積累、項目經驗所總結出來的,一套可複用可落地的方法論。
4. 思維邏輯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鍛煉的,因為思維邏輯除了受日常工作方式影響,還會受生活方式、個人習慣等諸多因素影響。思維邏輯主要的幾塊:
(1) 嚴謹性
出現一個新需求,能夠兼顧到各類用戶、各類場景。比如做結算,當出現一類新業務需要向商家進行計費和結算時,除了正向訂單貨款,還要考慮退貨退款的逆向場景。要新增一個數據字段,除了增量數據可由程序自動賦值,還要兼顧曆史數據如何清洗;
(2) 完整性
做項目寫需求,不單單是把自己負責的内容搞明白,讓别人一眼就能看懂自己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負責的東西把能把整個項目或需求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串起來,告訴别人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完之後有什麼收益。讓别人既能了解細節,也能看到全貌。
就像之前京東一個部門,既有負責商家、商品、訂單、售後各個條線的垂直産品經理,還有一個負責綜合類項目,梳理整體流程的綜合産品經理,相對于前者,後者則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才能把一個綜合類項目串起來,不至于遺漏其中的某一個環節。要知道,在京東這種體量和架構的公司,一個綜合類項目可能涉及到前台、中台、後台三大模塊、大大小小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系統。
(3) 敏銳性
就像前面說的,一個新業務的開展,BD可能給你講一兩個小時這個玩法有多新穎,能拉新多少用戶,增長多少GMV,但是不會給你清晰的指出到底對你的系統有什麼影響,而是要你自己留意對方的長篇描述,對比現有的系統交互,過濾出有效内容,捕捉到原流程和新流程的異同點,從而确定影響面和改造點。
二、怎麼提升産品邏輯
1. 注重細節
如果把一個産品新人和運營老人放到一起,講真,産品新人對系統的了解不一定比運營老人多,因為運營老人使用的頻率和次數比産品新人多,發現和了解的問題也比産品新人深入。
産品經理新搭系統的經驗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完全是一個項目一個需求一個問題堆砌出來的,沒有什麼過來人經驗你能夠完全複用。而作為産品,特别是B端産品,一定要對細節有所把控,因為你的一個小的纰漏,導緻的問題是不可估量的。
2. 了解技術
這個我曾不止一遍的說,是因為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主要原因有二:
- 了解基本的技術實現能夠很好地減少你和研發之間的溝通障礙,讓你們能夠很輕松的對話,而且也能讓你了解自己負責系統的底層能力有哪些,對于業務需求能夠支持到什麼程度。一個項目要上線,看的不僅僅是收益,如果評審的時候研發和你談可行性,而你卻一直強調轉化率能提升多少,這樣的溝通對于研發也是痛苦的;
- 有了一些技術底子,能夠讓你對自己的工作更加自信。試想,如果出現一個線上問題,你自己能夠通過SQL找到對應的庫、表、字段,并且告訴研發現在的問題的成因和解決方案。如果現在的你已經能做到,祝賀你,在優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 定期沉澱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沒有這種體會:本來一周挺忙的,結果周五寫周報的時候卻想不起這一周都幹了什麼,原因就是沒有及時記錄自己日常工作的重點内容。放眼到自己負責的系統,也是一樣的道理。
對于自己遇到的線上問題、特殊場景要有所記錄和說明,一遍後面進行複盤的時候能夠大概知道自己當時想說明的是什麼,為什麼會聯想到這個問題。
4. 不設邊界
好的産品經理,是沒有邊界的,不會把自己局限在某一個小的領域。大家的日常工作中都遇到過類似的人,找他處理問題,他隻甩你一句:這是上(下)遊的,我不了解,也沒法處理。
這些人能力不一定差,因為他們能準确定位到問題的成因和系統來源,所以他們在自己領域的知識深度應該是有的。但是這類人不是優秀的,優秀的人知識體系是三維結構:既有垂直領域的深度、也有平行領域的廣度,再者就是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高度。
5. 心懷敬畏
每一個領域都有優秀的人存在,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有的人故步自封,可能不是他覺得自己有多優秀,而是沒有見到過比他更優秀的人。
對某一領域有所了解,這是對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不論是銷售、運營、産品還是程序員。但是如果能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緻,也一定符合28分布。看過射雕英雄傳的同學應該記得,歐陽鋒說過:孤陋寡聞的可以原諒,沒有自知之明的就不能原諒。
這個世界很大,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是我做産品之後最深的體會。
作者:接蒜君 ,接蒜君。一個專注結算方向的互聯網産品。
本文由 @接蒜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