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繼續讀《論語》十二則。讀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前我讀這句話的時候,大概是泛泛而讀,也知道意思是:三個人同行,一定有自己的老師。看到人家好的地方就學習,看到人家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可是,如今仔細閱讀,卻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習是學習别人的優點,改正是改正自己的行為。
首先,教參都把“三”字解為概數“多”,而不是實數。意思是,幾個人同行,總有一個是自己的老師。這樣解釋對也不對呢?
其次,“擇其善者”和“其不善者”中的“其”和“善”到底是指什麼呢?
關于這句話,宋朝朱熹注說:
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尹氏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
而三國魏何晏注說:
言我三人行,本無賢愚,擇善從之,不善改之,故無常師。
宋朝邢昺(bǐng)進一步解釋何晏的注說:
此章言學無常師也。言我三人行,本無賢愚相懸,但敵體耳,然彼二人言行,必有一人善,一人不善,我則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有善可從,是為師矣,故無常師也。
故此,“三人行”就真是三人行,彼我他三個人而已,而不是泛指多人。孔子講“三人行”,這是以小喻大的一種文法。意思是,孔子說,哪怕(或即使)隻是三個人同行,也是有自己的老師在其中的,何況是多人同行呢?因此,把“三人”譯作“多人”,失之矣。
再看“其善者”和“其不善者”。
“其”是“其中的”,“善者”是“好人”嗎?朱熹說“彼二人者,一善一惡”,而邢昺說“然彼二人言行,必有一人善,一人不善”。
如果按照朱邢二人的說法,似乎可以譯為“(我)選擇其中好的那個人取法他,選擇其中不好的那個人改正他。”前半句沒有問題,但後半句文義不通,“改之”譯為“改正他”,明顯不對啊。
沒辦法,隻好回頭仔細分析文本本身。
子曰。子,孔子;曰,說;
三人行。三,數詞,可作實數“三”,亦可作概數“多人”,此處應作實數“三”;人,仍作“人”;行,走,此處譯為“同行”;
必有我師焉。必,副詞,一定,必定;有,有無的“有”;我,我的;師,老師;焉,介代兼詞,于之;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動詞,選擇;善,好的;而,連詞,表順承,就;從,取法,學習;改,動詞,改正;
問題出在“其”、“者”和“之”三個字上。
“其”字:既可譯為三個人中“其中的”,也可譯為除“我”之外另外兩個人的“他們的”;
“者”字:既可譯為三個人中“…的人”,也可譯為“…的方面”;
“之”字:指代的是“善者”和“不善者”,具體指代,要看“者”字如何譯。
前面說過,如果把“其”譯為“其中的”,“者”譯為“…人”,那麼,“改”字無法譯。
但如果把“其”譯為“他們的”,“善者”譯為“好的方面”,“不善者”譯為“不好的方面”,那麼,“改”字可譯為“改正”。
整理如下: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補充省略:子曰:“(雖)三人行,(亦)必有我師焉。(我)擇其善者而(己)從之,(擇)其不善者而(己)改之。”
直譯為:孔子說:“(即使是)三個人同行,(也)必定有(可做)我老師的人在其中。(我)選擇他們好的方面然後(自己)效法它們,選擇他們不好的方面然後(自己)改正它們。”
孔子沒有說的話是:三個人同行尚且如此,何況是很多人同行呢?别人的優點我們要學習,别人的缺點我們要避免。善者可為師,不善者可為鑒也!
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