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16:00:14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号

文萊國名全稱為文萊達魯薩蘭國,“達魯薩蘭”意為“和平之邦”。文萊古稱渤泥(又作浡泥)。首都為斯裡巴加灣市。

中國與文萊是隔海相望的友好近鄰。1991年9月30日兩國正式建交,2013年兩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文萊不但是亞投行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之一,還是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投資活躍之地。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你不知道的幾件事)1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你不知道的幾件事)2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你不知道的幾件事)3

文萊是否經得起考驗(你不知道的幾件事)4

青花漂流記——踏浪絲路話文萊

1997年5月的一天,一家石油公司在文萊近海作業時,在水下63米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震撼世界。船體已腐蝕殆盡,但船内上萬件碼放齊整的中國青花瓷等物件不僅生動展現了數百年前海上貿易盛況,還把在中國古籍被稱為“四海流通,交會萬國”的渤泥國(又作浡泥國)推向世人面前。

渤泥是中國古人對文萊的稱呼。千年以來,文萊與中國往來不斷,貿易頻繁,交流密切,曾共同書寫東南亞古代史上輝煌的外交篇章,也因青花結緣創造出藝術色闆上唯美的色彩。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指引下,中國與文萊揚起行穩緻遠的文明風帆。

海上有青花,往來知故交

沉沒的古船究竟是哪國船隻已無從考證。但這條文萊境内唯一一艘被發現的古代沉船上,承載着大量塵封的曆史信息,印證了中國古籍對渤泥地位的描述,也證實了兩國間繁盛的古代貿易。

考古學家在沉沒的古船上整理出大約1.4萬件文物。其中,大多數文物來自中國,部分來自越南和泰國,除有精美的青花瓷外,還有一大批實用器,如瓷碗、瓷盤、瓷碟、瓷甕、瓷瓶、瓷缸、串珠、鐵器、銅器、石器、手镯、鑼等。專家推斷,這條明代商船從中國起運商品後出海,途中在越南和泰國進行小規模貿易,随後駛往目的地渤泥。

古代跨國貿易的背後,不隻有經濟利益,更有文化認同。這種認同,始于密切而頻繁的往來,又推動這種往來更加密切而頻繁。早在唐代,中國人就發現,地處爪哇島、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中央位置的渤泥具有重要的貿易樞紐和門戶作用:它既是中國與東南亞古國之間重要的貿易中心,又是阿拉伯商人和東方商人相遇往來的主要驿站。

宋元時期,渤泥人喜好中國的服飾紋飾,崇尚中國的風俗文化。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記錄,渤泥人“敬愛唐人”。曾随鄭和四下西洋的費信也記載,渤泥人在街上遇到醉酒的中國人會把他們接到自己的住處,如遇故交,奉若上賓。明代時期,渤泥使團多次到訪中國,為源遠流長的中文友誼留下美好的曆史印記。

素底描天青,釉下抹濃淡

文萊不止在沉船上發現了大批中國瓷器。近年來,文萊在甜柑河流域出土了一大批中國唐、宋、明各時期的陶瓷類文物,在哥達巴都發現了一條長達兩公裡的“中國瓷器道”,出土大量瓷片、陶片、器具。在中國以外地區發現如此大規模、多樣的中國陶瓷文物極為罕見。

毋庸置疑,瓷器堪稱渤泥與中國交往的使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青花雖是“中國風”,但卻有段“外國緣”。青花之“青”,是描畫在素胎上的礦物原料钴料。被中國官窯認為最上乘的钴料——蘇麻離青和蘇渤泥青,正是來源于中國與渤泥間的商業互動,是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青花”發色的登峰造極。

關于蘇麻離青的産地,一說産自索馬裡,一說産自波斯。至于蘇渤泥青的源頭,有人說産自蘇門答臘和渤泥,也有人認為其實就是蘇麻離青,隻不過,一些阿拉伯商人把蘇麻離青帶到渤泥後取了個本土化的名字——蘇渤泥青。

不管怎樣,钴料造就了渤泥“瓷貿易中心”的地位,也讓渤泥人的審美與青花結下眼緣。後來,明朝實施海禁,西方殖民者大批進駐東南亞,中斷了中渤海上貿易。宣德年間,中國官窯多年積攢的這兩種钴料幾乎用罄,到了成化年間已“無青可用”。青花藝術中最濃重和耀眼的那抹青色,就此淡出了曆史舞台。

絲路踏浪來,海晏貴知心

中國人與渤泥人同愛的那一抹青色,在1408年的農曆八月,化作碧藍南海上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28歲的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帶着王後、王妃、子嗣、近臣等150人,乘坐遠洋大船,起錨揚帆北上。

渤泥王到達南京後,明朝皇帝朱棣在奉天門以國禮相待。渤泥王告訴朱棣,中國聖人的德行教化在渤泥廣受尊崇與學習。不幸的是,渤泥王抵達南京後不久便因染急症去世。史書記載,渤泥王臨終前留遺言說,死而無憾,要将遺體“安葬中華”。朱棣“大哀”,下令三日辍朝,以高規格把渤泥王厚葬在南京安德門外向花村烏龜山,樹碑立祠,安排守墳人。

因擔心渤泥政局動蕩,朱棣還特派張謙、周航兩位使臣護送太子遐旺返回渤泥襲王位并助他鎮守一年。1412年農曆九月,新國王遐旺帶着母親、叔父等一批人再次訪華。明朝曆史上,外國國王來訪,渤泥王麻那惹加那是第一人。

自公元977年渤泥王首次遣使宋朝,到公元1425年渤泥最後一次來使,史書共記載了十多次渤泥使團訪華的詳情,而中國也多次遣使回訪渤泥。1370年,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受命出訪渤泥,在此期間,他妥善處置了一樁第三國挑撥離間中渤友好的外交陰謀,并對贈禮财物“毅然辭之”,其廉潔受到渤泥王大贊。

貫古有精誠 合作鑄重器

欸乃一聲,棹歌一曲,激蕩起海絲路上的多少風雲事。如今,那些塵封的曆史片段宛若一尊尊青花重器,穩放在兩國民衆心間的那座曆史博物館裡。那些美好的交往,沉澱為新時代合作的基石,共同譜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船歌。

今年5月,全長5915米的文萊第一座跨海特大橋大摩拉島大橋在中國建設者3年多辛勤努力下建成通車。從此,大海不再是阻隔文萊摩拉區和大摩拉島之間的天塹,大摩拉島終于告别“懸于海上”的曆史,朝着世界級石化工業園區的夢想又邁進一步。

如今,文萊曆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中企參與承建的這座大橋通車後,文萊穆阿拉區與淡布隆區之間将形成一條穿越文萊灣的海上大通道,車程可由兩小時縮短至15分鐘左右。此外,中國企業還在幫助文萊建設連接馬來西亞的高速公路、國際貿易港摩拉港等。

陸、海、空,路、橋、港……疏通往來運輸的經脈,打通多元發展的命脈,聯通集納智慧的人脈,貫通共同發展的心脈,這是從海上瓷器之路演進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變的理念與願望,也是文萊再現“四海流通,交會萬國”樞紐地位的曆史密碼。

在中國和文萊新時代關系上,“合作共赢”四個字成為最耀眼的印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