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13:16

10月13日淩晨2點,網友“紅燒土豆葉”在微博發布一篇約兩千字的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三學生,在表達自己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畢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并配圖疑似在實驗室自缢。

該文一經發出,引發衆多網友關切。10月14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記者确認該學生已去世,“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

這也再度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這一群體。

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博士生招生人數為10.52萬,是20年前博士招生人數的4.2倍。

雖然博士大規模擴招,但畢業并不容易。根據曆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近年來博士招生人數與實際畢業人數的差值逐漸擴大。

博士生學制多為四年,2014年博士招生數為70713人,四年後即2018年,博士畢業生數為59503人(包括延畢的非應屆畢業生),也即是說,至少有11210名博士生延畢,占當年招生人數的15.85%。

近幾年來,博士生延畢人數逐年上升,2018年預計畢業博士生數為165296人,實際畢業人數為59503人,差值為曆年最大。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1

博士生無法在基本學習年限内畢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盡管四年制已經逐漸成為國内各大高校的主流博士培養學制,但延畢對于博士生群體而言仍較為常見。2019年底,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官網曾發布通知,敦促206位2012級博士研究生于最長學習年限期滿前通過答辯。

今年7月,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官網發布《關于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博士生學籍處理的通知》,清退59名因超過全日制博士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在全國各高校的博士生培養策略從“嚴進寬出”轉變為“嚴進嚴出”的情況下,博士生延畢現象已不新鮮。

博士生的畢業究竟有多難?一名博士研究生若想順利畢業,需要修讀一定量的課程,參加必需的學術實踐活動,跨過中期考核、論文開題、寫作、預答辯、論文審查和論文答辯等多道坎,才能拿到“沉甸甸”的博士畢業證書。

論文發表是博士畢業硬指标

從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來看,博士生的培養以設立導師指導小組為主要形式,強調“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并采用“學位論文為主,課程為輔”的培養方式。為提高博士生的學術水平,各高校對博士生在讀期間的學術素養培養都提出了諸多要求。

在學術實踐活動方面,各高校的具體辦法由各學院自行确定,但需要滿足學校統一的最低要求。以湖南大學為例,博士研究生至少在本學科範圍内做學術報告2次以上,至少有 1次在全國性或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自己撰寫的論文,至少聽取 5次以上的學術報告。

清華大學對博士生參加學術活動的次數有更高的要求,規定“博士生在學期間應當定期參加課題組的學術讨論會,應當參加不少于三十次的一級或二級學科的學術活動,至少應當參加一次所在學科領域的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并在學術會議上宣讀自己撰寫的論文。”

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則是考察博士生學術水平的另一重要方面。依據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在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前,博士生必須達到相應的學術論文發表要求。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2

2019年4月,清華大學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方可提出學位申請”,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

部分輿論将其理解為“清華大學的博士生不再要求發表論文”,但這種聲音很快被清華大學官方回應為“誤讀”。

清華大學表示,《規定》的出台意味着不再由學校統一規定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标要求,但并非表明博士生不再需要發表論文,學校隻是将衡量博士生的畢業标準下放至各學科和院系。

調查發現,清華各院系普遍對博士生學術論文發表數量有各自的要求,并未發現有院系對學術論文發表數量不作要求。

中期考核:學位論文前的一次大考

博士生中期考核,亦稱作博士生資格考試,是由博士培養單位組織成立考試委員會,通過筆試、口試等形式,對博士生的知識水平、學術能力以及創造力等綜合水平進行考核。中期考核是博士生必需通過的考試,否則無法進入學位論文研究階段。

各高校博士生中期考核時間不一,考核方式包括筆試與口試等形式,考核内容涵蓋政治思想表現、學位課程成績和所修的總學分、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等多個方面。按照各高校培養方案規定,在限定次數内無法通過中期考核者,将予以分流,即淘汰或轉為碩士生。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3

廈門大學和南京大學對中期考核通過比例有明确要求。廈門大學規定博士生中期考核應有一定比例不合格(新聞傳播學院、 材料學院規定為5%);南京大學則要求每次考核優秀率不高于15%,暫緩(即不合格)通過率不低于15%,不設勸退比例。

學位論文:擺在博士生面前的一座大山

博士學位論文是高校評審、決定是否授予博士生以博士學位的主要根據,撰寫學位論文也是博士生就讀期間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出于科研深度加深強、創新難度加大以及學術素養要求提高等多種影響,大多博士生在撰寫學位論文期間會遇到許多挑戰,并可能導緻自身無法按時畢業。北京大學黃俊平、陳秋媛在《博士生延期畢業的現狀、原因及對策建議——以北京大學延期博士生情況調查為例》中指出,理論知識創新困難、研究課題難度大、導師學術指導有限以及個人健康狀況等是影響博士學位論文進度的重要因素。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4

博士生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後,需通過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等環節才能繼續進行學位論文的寫作。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完成學位論文開題的博士生,在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後,還需按自然年進行年度考核,博士生須在年度報告中詳細闡述論文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便于導師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撰寫進程作出綜合評估。

各高校對博士論文工作時間亦有相關規定,一般要求不少于兩年(從論文開題時計算)。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5

博士生完成學位論文撰寫後,還需經過論文預審、預答辯、論文抽檢(盲審)等環節,任一環節未通過,都不可參加最終的論文答辯。按照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的博士生培養要求,預答辯和論文盲審環節皆采取一票否決制,全票通過者方可進入下一環節。博士生參與學位論文答辯,經高校組織的答辯委員會通過後,方能被授予博士學位并頒發學位證書。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6

現在的博士生為什麼畢業難(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