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712年,唐玄宗在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登基之後勵精圖治三十餘年,在公元742年,将“開元”年号改為“天寶”,在唐玄宗的帶領下,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不管是經濟的發展還是文化的演變,對于後世都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
特别是在文化上,無數賢才湧現,詩歌的創作也達到了巅峰,也正是唐朝盛世讓這代詩人的寫作風格十分張揚自信,詩詞中更是充滿對國家的熱愛和謬贊。
但其中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詞總是給人一種深沉抑郁的感覺,字裡行間也是流露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對政治動蕩的無奈。
而他的人生也正如他創作的詩詞一般,充滿着悲憤和艱難,這位詩人就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
杜甫
他出生于唐玄宗登基那年(公元712年),在唐太宗大曆五年逝世(公元770年),享年59歲。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杜甫所處的時代十分特殊,他經曆了從唐玄宗到唐肅宗再到唐代宗這三個朝代。
而這三個朝代也是唐朝從鼎盛走向衰敗的一個過程,那麼杜甫的人生經曆是否和唐朝的衰敗有關呢,他所創作的詩詞又與自己的人生有着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杜甫的這一生。
少年出遊期
杜甫出生于河南鞏縣,他的父親擔任過兖州當官,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杜甫的生活條件也比較優越,而杜甫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的十三世祖杜預,杜預不僅在軍事方面戰功累累,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而杜甫也想成為十三祖這樣的賢才之輩。
那杜甫寫詩的才華是天賦異禀還是後期的栽培呢?
我認為這兩點都是讓杜甫成為“詩聖”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先天因素的影響,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在當時與李峤等人被稱為“文章四友”,他爺爺也曾經說過寫詩是杜家人都擅長的事情,也确實如此,再加上杜甫在少年時期受到文化的熏陶,這些都奠定了杜甫詩歌在創作方面會大有造詣。
杜甫七歲時就能寫下,“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這類詩詞,到了青年時期,剛直不阿的性格也體現得淋漓盡緻,就好似他《壯有》詩詞“嫉惡懷剛腸”。
少年時期的杜甫也酷愛出遊,他在19歲的時候去了山西臨猗,在次年還先後去了蘇州、越州、台州等地。
在杜甫24歲時,便回鄉參加科舉考試,而後落榜,但是杜甫并不将這些放在心上,又開始出行旅遊,還曾去過父親所在的兖州,作下了“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來激勵每個落榜生的勵志名句。
直到開元二十九年,30歲的杜甫才回到了洛陽,他在洛陽蓋了一座房子還娶了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為妻。
在回到洛陽的第三年,33歲的杜甫還和44歲的李白相識,二人還相伴出遊、每日飲酒作詩,過得十分快樂潇灑。
可以說現在的杜甫是快樂的,他心中無牽挂無憂慮和煩惱。
困守長安不得志
直到杜甫35歲那年,杜甫來到了長安,那杜甫來長安所謂何事?
其實當時杜甫的想法已經發生改變,他想通過執政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那這樣的想法又是何時萌生的呢?
杜甫雖然熱愛漫遊,飽讀詩書,但心中卻也一直未曾忘記祖先傳下的家訓,那就是“奉官守儒”,所以早在青年時期,杜甫心中就埋下了要為國效力的種子。
再加上之前與李白的相遇,李白當時已是“詩仙”,揚名萬裡,唐玄宗還曾召其入京,拜為翰林待诏。
受到詩壇前輩的影響和自己從小的教育理念,這才讓杜甫下定決心從政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但這也是杜甫坎坷歲月的開始。
在杜甫來到長安的第二年,唐玄宗舉辦了“制舉”考試,了解曆史的應該知道一般古代考試都是科舉制。
确實兩者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制舉考試是皇帝親自拟定題目,而這也是唐玄宗首次将詩詞加入到考試内容。
杜甫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便奔赴長安參加考試。
但這次考試的結果非常不好,無一人入選,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朝廷有位宰相名為李林甫,在唐玄宗眼中的李林甫絕對是位能幹忠心的有功之臣,但其實李林甫十分妒忌賢才人士,害怕賢才之能會損害到他自己的利益,可以說是卑鄙無恥之徒。
當時李林甫認為唐玄宗不應該親自主持考試,怕那些凡夫俗子之輩擾了皇上的聖耳,而是先篩選,再由皇上定奪去留。
于是最後,這次“制舉”考試就由李林甫擔任“監考老師”這一職位,而最終結果無一人入選。
唐玄宗知道此次制舉結果之後龍顔大怒,但李林甫卻說這是可喜可賀之事,因為賢才之人都在為朝廷國家效力,自然是無人入選。
這樣的無稽之談,唐玄宗卻深信不疑,其實這時的唐玄宗已經開始貪圖美色,享受後宮的奢靡生活了,也正是這樣才會讓李林甫這樣的卑鄙小人乘機而入。
就這樣,杜甫白白失去了一次成為朝廷賢者的機會,還有一點就是這時杜甫的父親可能已經去世,沒有了經濟支援的杜甫在這條求仕之路上也變得更加步履維艱。
杜甫此次制考失利後,隻能不斷地嘗試其他途徑來尋找機會,他給達官貴人寫自薦信、寫詩賦,但三、四年過去了,也沒有得到任何的重視。
在杜甫贈送給别人的詩詞中“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就将杜甫的心酸與窘迫描繪得淋漓盡緻。
底層生活的苦楚艱辛與這些達官貴人奢靡無比的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一次次地給杜甫敏感的内心帶來沖擊,他認為現在的大唐早已沒有之前的意氣風發,反而越來越黑暗。
那杜甫該何去何從呢?
杜甫隻能等待,等待有一個好的時機能夠一鳴驚人。
在杜甫來到長安的第五年,朝廷中傳出唐玄宗将在次年封禅泰山,而杜甫獻上了《三大禮賦》,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于是唐玄宗召杜甫去往集賢院,便命令宰相李林甫考查他的文章,由于杜甫給唐太宗獻上的《三大禮賦》在當時轟動長安,各路才子知道杜甫在集賢院時,便都趕了過來,于是杜甫在《莫相疑行》中寫下了“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來描繪那天的盛況。
杜甫希望通過這次考察,能夠受到朝廷的重要,但結果再一次颠覆了他的想象。
當時李林甫又一次從中作梗,勸誡唐玄宗如果這麼快重用杜甫,那之前的無一人入選,恐怕會毀了皇上的清譽,于是隻給杜甫一個“參列選序”的資格,簡單來說就是等候朝廷有空閑職位出來就讓杜甫上任。
這一等,又是三年過去了,而杜甫的生活也越來越窘迫,長安還連下了六十多天的大雨,杜甫便寫下了“卧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杜甫生活的艱辛,旅店的雨水多到房中都有魚,而青苔也已經長到了床邊上。
而後去救濟的糧倉購買大米,又看到小孩子天真無邪的在水中玩水,于是又寫下了“老夫不出帳篷高,稚子無憂走風雨”與自己艱苦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當時的杜甫已經養活不了妻兒,便将妻兒安排到了奉先縣,自己一人留在長安。
短期任職
終于到了公元755年,久經落寞的杜甫終于被朝廷想了起來,便給了他一個河西縣尉的官職,這又一次讓杜甫深感諷刺和心酸的,來長安十年了,當時的杜甫已經44歲,一身才華無處施展,得到一個芝麻小的官職,而縣尉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基層的治安,有時還會因為百姓未繳納糧食或者其他原因欺壓百姓,杜甫不喜歡這類的工作,便拒絕了,當時杜甫的經濟條件是非常差的,但是杜甫的心性也不願意委曲求全。
之後朝廷又給了他管理兵器的閑職,不需要處理人情世故更不會欺壓百姓,杜甫這才接受這一職位。
杜甫借着上任前的空閑時間離開長安,前往奉先縣看望妻兒,杜甫一路上都在回想自己的過往,長安十載卻空有一身才華無處施展,對于社會現狀也是無可奈何和心酸無比,曾經“自謂頗挺出,李登要路津”的滿腔熱血和“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遠大理想都随着時間的推移和朝廷的昏庸而湮滅。
杜甫也将這次探親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了下來,這就是杜甫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出自這首詩詞。
當時杜甫是在半夜從長安出發,途經骊山,而唐玄宗不久之後也前往這裡過冬,但此時的安祿山正在起兵謀反,而這個消息很快也會從安祿山傳到骊山,這才讓杜甫有感而發。
而到了第二天回到家中,發現自己的孩子因為沒有糧食吃餓死了,杜甫十分愧疚傷心,寫下“所愧為人父,無食緻夭折”。
其實我們從這裡的詩句可以看出來,杜甫的寫作風格已經開始發生概念,他不再隻是關心自己的命運和前途。
如果說杜甫之前的目光是向前看,那麼現在就是向後看,他為百姓們悲慘的遭遇感到悲傷和同情,他對階級統治者的殘暴和貪婪發出控訴。
杜甫自己可能也不會想到在幾個月之後,大唐會迎來一場更大的災難,杜甫又會遭遇怎樣的打擊呢?
公元756年2月,看望完親人的杜甫又回到長安就職,但在五月份時叛軍再次逼近,已到達潼關,于是杜甫隻能先返回奉先帶着家人向北逃難。
杜甫和妻子在城北的羌村安家,直到8月,唐肅宗李亨繼位。
而流亡在外的杜甫得知唐肅宗繼位之後,内心十分激動,立馬收拾行囊準備面聖。
但杜甫才剛出城就被叛軍抓獲,俘到了長安,同時被俘的詩人還有王維,由于杜甫的官職太小并沒有被囚禁,杜甫看着長安城中的慌亂景象,百姓們民不聊生苦楚不堪,心中也是悲憤不已,寫下了著名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來表達自己的憂國憂民的心情。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長達七年時間,這場戰争将大唐百年根基動搖,大唐的政治經濟也遭到了劇烈變動。
之後杜甫逃出長安,他冒着生命危險穿越兩軍對峙的前線來到鳳翔,終于見到了皇上唐肅宗。
當時的杜甫已經有47歲,不顧生命危險前往朝廷,這也深深地感動了唐肅宗,于是唐肅宗授予杜甫左拾遺的官職,官職雖不大,但卻可以替國分憂,杜甫喜不自勝。
杜甫一心想為國效力,但還沒有施展身手卻被卷入到一場政治的紛争之中,當時杜甫的好友房琯在朝廷擔任宰相,但卻遭人誣陷,唐肅宗将他貶職,當時杜甫認為陷害房琯之人心存異念,對朝廷不利,便上書給皇上。
可能是杜甫的上書言論有些激烈,惹怒了皇上,也徹底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還被勒令回家。
回到家與妻兒團聚的杜甫心中也寬慰不少,但對妻兒也是滿心愧疚,覺得自己沒做個好父親給到他們想要的生活,還曾寫下了“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來描繪杜甫的孩兒雖然有時捉弄自己,但杜甫作為父親不忍心責備孩兒的心情。
此後長安收複,杜甫再一次回到了出長安,仍擔任左拾遺一職,但由于受好友房琯的牽連,最終又被貶職到了華洲。
颠沛流離
到了公元758年,杜甫離開華洲,前往洛陽探親,就在次年又發生了叛軍戰亂,杜甫從洛陽返回華洲的途中,隻能眼睜睜看着戰争給百姓帶來的饑荒和苦楚,自己卻無能為力,心中也是感慨萬千,寫下了史詩“三吏三别”,“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肝肺”,這其中都表達了杜甫對于百姓遭受苦難的同情和國家動蕩不安的無奈。
杜甫在回華洲不久後,就辭去了這份職務,幾經波折左後來到了成都,在高适、嚴武等朋友的幫助下,在城西修建了一座草堂,在颠沛流離這麼久之後終于可以安定下來,還被稱為“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就這樣,杜甫在成都呆了五六年的時間,度過了數個春夏秋冬,杜甫的老年生活依舊清貧,在自己的茅屋中,妻兒都很饑餓,自己也是難以入眠,便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最著名的詩句便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到了永壽元年,好友嚴武去世,于是杜甫又開始了漂泊的生活,54歲的杜甫一路向東,最終來到了夔州,在夔州柏茂林的幫助下暫時安家,柏茂林十分崇拜杜甫,還讓杜甫管理一百畝的土地,杜甫每天就種種地,寫寫詩,這一時期也是杜甫創作的頂峰期,創作詩詞達到了430多首。
杜甫在夔州居住兩年之後,再次東下,途徑嶽陽,在這裡還曾寫下了著名的《登嶽陽樓》,他對自己的描述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嶽陽樓
舟中逝世
之後杜甫又從嶽陽到往潭州,再到衡州,最後發現自己的好友已經病逝,無奈之下又隻能折返潭州。
在公元770年,潭州發生戰亂,杜甫再次帶着家人逃往衡州,但到耒陽時,遇到江水大漲,隻能在驿站等候,好在餓了五天之後縣令終于派人送來糧食補給。
杜甫一直想回到長安,但迫于形勢,隻能順流而下,再度返回潭州。
在公元770年冬,杜甫在從潭州往嶽陽的一條小船上病逝,享年59歲。
結語
這就是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雖然“詩聖”杜甫已經與世長辭,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後人心中。
那到底何為“聖”呢?
德才兼備者為聖,杜甫的詩詞都十分有力量,他對于惡勢力從不低頭,對朝廷的腐敗和不良社會風氣都會給予批判和揭露,同時杜甫懷着一顆仁愛之心,從前文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杜甫的一生都在颠沛流離,這一路他看過太多百姓的苦楚和戰争帶來的痛苦代價,他也對百姓表示深切的同情與關心。
時至今日,後人對于杜甫的崇拜和熱愛隻增未減。
他站在人民的角度,對人民的苦楚感同身受,對朝廷的腐敗痛恨不已,杜甫的一生是悲涼凄苦的,人到中年還在颠沛流離,但他的詩詞卻是絕美堅韌的。
我們恍惚間草草讀完他的一生,卻不知是什麼滋味,陪他見證一個時代的輝煌與殘破,如同守在茅屋裡熬過五六個春秋一樣的凄涼與落寞。
少有人問津的詩詞終又有後人重拾起來翻閱與誦讀。
又需要時隔多久,花費多少滄桑,熬過多少白發,我們才能通透他的詩句,才能通透詩句裡的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