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電位怎麼分
視覺、聽覺和體感
軀幹四肢顯無力
神經系統有問題
脊柱脊髓和腦病
這項檢查不可少
日前,一名2歲9個月的男性患兒,因雙下肢無力1月餘入院,經過多方檢查診斷為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病史中未發現有聽力障礙,主治醫生在查房過程中建議完善誘發電位檢查。結果顯示,聽性腦幹反應、體感誘發電位和視覺誘發電位均提示異常。誘發電位檢查為治療前的病情評估提供了充分的客觀依據。
家長有點疑惑,為什麼上下肢無力需要視覺、聽覺的誘發電位檢查呢?
帶着這個疑問,我們來一起了解下“誘發電位”這項容易被誤會的檢查。
什麼是誘發電位
人體的感覺器官在接受某種刺激後産生神經沖動,這些沖動沿着特定的路徑向中樞傳導,直至大腦皮層。我們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把他們用圖形記錄下來,這些圖形就是誘發電位。
誘發電位有哪些種類
我們的身體有不同的感覺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膚等。他們接受不同的刺激,比如,眼睛接受光刺激,耳朵接受聲刺激體的神經可以通過皮膚接受電刺激。我們根據刺激形式的不同和接受刺激的感覺器官不同,把誘發電位大緻分為三類:
視覺誘發電位——眼睛接受光刺激
聽覺誘發電位——耳朵接受聲刺激
體感誘發電位——周圍神經接受小量的電刺激
哪些患兒需要做誘發電位檢查
根據患兒不同的症狀和查體結果等,醫生會選擇不同的誘發電位檢查,最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視覺誘發電位:主要反應視覺通路至視覺皮層的功能狀态,适合于各種視力下降和視覺發育障礙,特别是考慮存在視神經或視覺皮層病變的患兒。刺激方式有方格翻轉刺激和眼罩閃光刺激。
聽性腦幹反應:是聽覺誘發電位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它可以客觀反應從聽神經到腦幹的聽覺通路的功能狀态,适用于各年齡段聽力障礙以及考慮存在聽覺中樞疾患的患兒。特别對于不能合作的嬰幼兒聽力障礙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體感誘發電位:主要用來判斷軀體感覺傳導路從外周到中樞段的功能狀态,包括周圍神經、脊髓、腦幹、大腦半球等。對于存在麻木、疼痛、感覺遲鈍及臨床檢查深感覺異常的患兒均可進行此項檢查;對于進行脊柱和脊髓以及腦的手術的患兒,也應在術前檢查體感誘發電位,對軀體感覺傳導路的功能狀态進行評估。
誘發電位檢查有痛苦嗎
上述各項誘發電位檢查全程無創,患兒無痛苦,家長無需擔憂。除方格翻轉視覺誘發電位需患兒注視屏幕外,其他檢查隻要患兒全身放松,安靜平卧即可。對于不能合作的患兒,可給與10%水合氯醛灌腸鎮靜後,再行檢查,睡眠對檢查結果無影響。
誘發電位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1.誘發電位檢查需要在頭皮上安放電極,檢查前一天應洗淨頭發和頭皮。
2.進行體感誘發電位檢查,盡量穿寬松的内衣,便于暴露肢體。肢體要保持清潔,溫暖。
3.檢查前無需空腹。
4.近視患者檢查視覺誘發電位,請佩戴合适眼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