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問天”自古以來始終是人們锲而不舍的追求。雖然我們至今也不知道天有多大、有多久,也不知經過多少億年才誕生了我們人類,才創造了一個與天和諧共處的空間,其中最大的智慧就在于天人合一,人與天地相應是核心。《易經》的天人觀是什麼?《易經》的天人觀就是“天人合一”。
什麼叫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地”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在其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和制約的。天人合一的實質就是整體觀也叫三才觀,對此,《易經‧說卦》有一句名言叫做:“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叁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這個就是“天人地”的整體觀。
我們知道,天地是一個大宇宙,人是一個小宇宙,人與天地息息相關,也就是說人與天地同呼吸共命運,這就是天人合一的精髓。人與天地的關係就像魚和水的關系,水變了,魚就要變,所以人要順應天地四時,這就是人與天地相應。人與天地相應絕不是天人感應,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前者的實質是人要順應天地四時的變化,是”唯物的和科學的”;後者把天神靈化,認為天會感應于人,這是唯心的。
天人感應這一觀點源于漢代董仲舒,他是漢武帝的顧問,他提出這一觀點是為了維護“君權神授”,也就是說是維護皇權的,所以他接着又提出“天譴說”,即言皇帝是老天讓當的,大家都得服從皇帝,但皇帝也不要違背天意,否則會遭天譴。宋代大儒朱熹把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發展為“天理人欲”,主張“抑制人欲而存天理”。後人發展為“天理難容”,認為天是高于一切的,是有意志的。這些是政治的天人合一,《易經》的塬意則是科學的。中醫講的是醫學的天人合一,也是科學的天人合一,實質就是“尊重自然,順其自然”八個字。
《易經》的天和西方的天是不一樣的。西方的天是上帝主宰的天,是神靈的天,超人的天;而東方《易經》的天是宇宙的天,是大自然的天,是無神靈主宰的天。所以東方的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相應的,是科學的合一,這是與于西方的天不一樣的。
中華文化道統強調天人合一,就是要我們關注人這個小宇宙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的息息相關。所以我們中國人最重視改善内外環境,内外環境遭到破壞我們就要生病,内外環境改善,我們就能長壽,這是《易經》天人觀中的養生智慧。天人合一的精髓應用在養生上就是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順此六字則壽,逆此六字則夭。
《易經》強調“順乎天而應乎人”,怎樣才能順乎天?順乎天,就是順乎自然,也就是順應四時陰陽。《易經》認為“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易經‧系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衆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不是去保護,而是破壞這些人賴以生存的水土。《黃帝内經》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悉人事”,強調天文、地理、人事一樣都不能少。地理,宏觀上指地球。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無私地哺育着人類,人類的生死存亡和地球休戚相關。
《易經》不但重視天對人的影響,同樣也強調地對人的作用。如《易經》的八卦都是由天地人叁才所組成,其中,陽爻從乾而來,陰爻從坤而來,并且《易經》八經卦的叁爻及六十四卦的六爻都是天地人叁才的象徵,其中,五爻、上爻象徵天,初爻、二爻象徵地,叁爻、四爻象徵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氣運之中。人和天密切相關,和地同樣關係密切。人類經常要喝的地下水、礦泉水,也就像吸吮着地球母親的乳汁,地球已經有 46 億歲了,經過了漫長的地殼運動和海陸變遷,才為人類提供了今天的生存環境,人類難道不應該像愛護自己的母親一樣關愛地球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