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一石是多少斤?在此前的一篇中,馬前卒介紹了鄭國渠的曆史(見文後鍊接)在最後一部分讨論了在鄭國渠的影響下,土地所産糧食的量以及可供養的人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秦代一石是多少斤?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此前的一篇中,馬前卒介紹了鄭國渠的曆史(見文後鍊接)。在最後一部分讨論了在鄭國渠的影響下,土地所産糧食的量以及可供養的人口。
後來看到,評論裡有不少朋友也很關注具體的數據問題,這是好事兒。遺憾的是,秦漢距今已久,大家對于秦漢時期的度量衡也不是那麼的熟悉,往往根據解放前後的傳統量器認知來進行判斷,因此覺得這些數據很不靠譜。其實,秦漢時期的度量衡跟晚近的有很大差異,不能這樣簡單套用。這個過錯在于馬前卒自己,沒有給大家詳細介紹當時的度量衡制度。為了補缺,也為了避免錯誤的認知影響更多讀者,特地作一新篇,以冀正本清源。
關于鄭國渠灌溉後的土地産出,司馬遷記錄得很詳細:“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這裡頭有一個單位“鐘”。這裡的鐘既不是敲的樂器,也不是重量單位,而是容量單位。
1鐘=6斛4鬥=64鬥。
斛和鬥也是容量單位,1斛=10鬥=100升。今天我們也用升這個單位,今天的1升是1000毫升,兩個小可樂瓶所裝的水就是1升。那麼在秦代,鬥啊升啊的這些容量單位又是多少呢?
在上一篇次的讨論中,有人斷定古代沒有那麼小的鬥,為了“自證清白”,我們來看一件器物,上海博物館的商鞅方升。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其實早在戰國商鞅時代,也頒布過标準量器。不管在農業社會還是商業社會,計量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對吧?上至朝廷收稅,下至鄰裡你來我往借點糧食借塊布,都得搞得清清楚楚,親兄弟明算賬是我們的優良傳統。這件商鞅方升又名商鞅量,以青銅鑄造而成,主體為方盒形,一側有柄。在其外表面刻有銘文:
"十八年,齊䢦(率)卿大夫(合文)衆來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重泉。”
《史記》記載:秦孝公十二年的時候開始變法,“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鬥桶權衡丈尺”,跟這件商鞅方升是相合的。
商鞅方升
關鍵來了,這件标準的升,到底有多少容量?它内口長 12.5厘米,寬 7厘米,高 2.3厘米,容積 202.15立方厘米。也就是說,商鞅的時代,1升為200毫升上下,那麼一鬥也就是2000毫升。
可能有朋友覺得,你這是戰國的标準,未必是秦統一之後的。其實,這個标準被秦始皇時代繼承,甚至沿用到了漢代。下圖是國家博物館所藏的一件實用秦代陶量具,根據上面的文字可知,這是秦統一後的量具,容量為半鬥。實測可知,其容積為970毫升。換算一下,一鬥還是接近2000毫升。考慮到陶器在燒制時的形變,這個誤差是可以接受的。
秦代半鬥陶量
現在我知道了,從戰國到秦統一,當時的一升可以大緻折算為今天的200毫升,當時的一鬥也就是2000毫升,1斛也就是20000毫升了。
可是,容量單位畢竟不是重量,相同的1鬥,裝糧食和裝水、裝銅,重量肯定不同。在鄭國渠産糧的問題上,我們所說的是裝糧食的。當時的1鬥,也就是2000毫升糧食有多重呢?考慮到當時關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仍為小米,我們就來說小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家找一個可樂瓶裝上小米稱一下,再乘以4,就是秦代一鬥小米的重量。不過這個問題,也有學者替我們做過了。在《中國經濟通史》中,研究者們實測了秦漢時期1鬥小米的重量,為2.7市斤,也就是1.35公斤。
那麼,1斛小米就是13.5公斤。
接下來說古人一年吃多少糧食。在上一篇當中,馬前卒沿用了葛劍雄教授的數據,即每人每年消耗18石糧食,這個數據也是葛教授根據文獻記載得出的。有人覺得這個數太大了,換算下來根本吃不完。
秦人都是超常的“大胃王”嗎?遺憾的是,這仍然是由于不了解古代度量衡而犯的幼稚錯誤。秦漢時期,石既是容量單位,也是重量單位。作為重量單位的石一般被我們讀作“dan”,1石=4均,1均=30斤,如此換算。而作為容量單位的石,其實跟斛互通,1石=1斛,有學者主張在這裡應該将其讀作“shi”。
那麼,秦代1人一年消耗18石糧食,折算下來也就是13.5×18=243公斤,每天消耗約0.66公斤,也就是一斤多一點罷了,如果一天隻吃兩頓飯,一頓差不多6、7兩。我們今天的成年人吃飯,一頓主食多為3、4兩米飯,可是要知道我們除了主食還會輔助以不少蔬菜和肉食。在秦代,普通人想要頓頓吃肉顯然不可能,所以每天吃1斤多一點糧食,實在不算多。
我沒吃飽。。。
學無止境,如果要問我知道些什麼,“自己還很無知”是我唯一所知。有朋友指出,學術讨論要允許質疑和争論。這自然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也應該接受一點,即讨論的前提是大家都了解基礎的材料。否則的話,明明有這麼多的古代量具實物,卻因為自己不了解而予以否定,那就沒有讨論的必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