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用熱堿液腐蝕葉片的葉肉,用毛刷刷去被腐蝕的葉肉,隻留下葉脈。
材料:桂花葉、氫氧化鈉 碳酸鈉(替代品:市售食用堿)、小刷子、染色劑、耐心
【注】:圖是我三年前拍的,畫質可能有點渣。
1.原材料的選取
葉脈書簽自然是要有葉子(廢話),那麼選什麼葉子比較好呢?
經過選取和比較,推薦選用桂花葉作為原料。葉脈較粗硬,制做起來相對方便,成品外觀更完整好看。并且桂花四季常綠,方便采集不受季節限制。
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試别的葉子——我試過,很容易爛,所以最後還是覺得桂花葉子最好。
選取葉子的時候注意,最好選取平整完好的葉子。不要有蟲眼、破裂,摘的時候在葉柄出掐斷,不要損傷葉脈。
(靠!好模糊啊)
2.腐蝕液的配制
200ml水,5克碳酸鈉,10克氫氧化鈉,攪拌溶解(根據一次制作的原料可以調整)。其實直接氫氧化鈉溶液也可以,用碳酸氫鈉代替碳酸鈉也可以,配比不一樣也可以,差不多就行。反正堿性弱的話就多煮一會嘛……
使用完的堿液可以重複使用約4~5次。
考慮到大多數人家裡不會有這些奇奇怪怪的試劑,給出一個替代品:用市售的食用堿,配的濃一些就行。
(這是之前扔在蒸發皿裡的碳酸鈉)
(氫氧化鈉有腐蝕性,操作時注意安全。如果沒有氫氧化鈉就不要用了吧,食用堿就夠了,多煮一會)
(剛加水有點渾,多攪拌一會,等完全溶解就澄清了)
3.煮葉
将葉片至于堿液中,保證葉片基本浸沒在堿液中。加熱至沸約五到十分鐘(如果堿液稀的話多煮一會),等到堿液呈深色,葉片酥軟後即可。
(浸沒)
(置于電爐上加熱)
(比這個顔色略淺一點就行了……不過多煮一會後面會好操作一些)
4.刷葉
這個是個細緻活。一定要耐心。輕輕的用毛刷刷去葉肉。否則葉脈也容易破裂。這裡就不得不說采用桂花葉的優勢了,葉脈粗硬,比其他葉子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毛刷的話用廢牙刷就可以,建議根據煮完的葉子選取刷毛。如果葉子已經很爛了,用細軟刷毛就可以;葉肉比較頑固的,用硬刷毛比較好。
動作一定要輕!要輕!要輕!
又,嬌嫩的妹子建議帶上手套,堿液畢竟有腐蝕性的。不過那樣刷起來不太靈活,我刷到一半就直接上手了。
(葉片煮完後顯黃綠色……什麼?你覺得沒變化?...隻是答主當年的手機有點色差而已不要在意)
(用水一沖就掉色了呢)
有一些地方的葉脈會很難刷,可以用少量牙膏(那種普通的白牙膏,不要那種什麼透明的)塗在葉片上再刷。牙膏中有輕質碳酸鈣做摩擦劑,用在這裡刷葉脈挺好的。
(不得不說,去污粉做摩擦劑也挺好用的)
刷完以後是這樣:
(這個圖樣太模糊了◡ ヽ(`Д´)ノ )
5.關于漂白與染色
其實刷幹淨以後晾幹就直接可以用了,原色是黃色的。
如果要漂白用雙氧水(藥店有售)浸泡片刻就可以。
染色的話就發揮大家想象力了...我用次甲基藍染色後再漂白可以顯出綠色來。普通家裡做的話,用墨水染色就行。
(轉自知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