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對人類早年締造符号有八個字的表述,叫“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就是近在身體上找符号,遠在物象上找字号,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來源。
有一些對漢字的解釋非常曲折、抽象和複雜,還夾雜着所謂高級的“玄學”“道德”因素在内,把漢字本義解釋得高深莫測,玄乎其玄,這是有很大問題的。如果我們用著名的“奧卡姆剃刀原理”來判别一下,立刻就會産生極大的懷疑。奧卡姆剃刀原理也稱“簡單有效原理”,簡述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樸,所謂思無邪,締造符号時“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造字要讓人一眼就能了解所要表達的意思,就必須設想處于當時的生活場景,并盡量簡單、直接而明白。
“解”字的一個重要部件是“角”,那麼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甲骨文“角”是象形字,以外部線條描摹了牛角的形狀,以内裡線條強調了牛角上的生長圈紋。
水牛角
再來說甲骨文“解”。這是一個會意字,上部畫一雙手,下面是一頭牛,凸顯牛角,這雙手正抓住牛角左右搖動,為的是割離或拔下牛角。整個畫面表示分割已宰殺的牛,從而産生“分解”“解體”之意。成語“庖丁解牛”使用的就是此字的本義。
西周的金文“解”在甲骨文基礎上有所變化,“角”已與“牛”分離,有的将手形寫作“殳”(見下圖第二字),殳為手持兵器擊打,在此可以理解為手持器械分解牛體。至戰國,“中山王鼎”金文将一隻手寫作“刀”(見下圖第三字),表示用刀分解牛體。
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已經呈現從角從刀從牛的字形,與金文的不同點在于“牛”移動到“刀”下:
秦簡“解”(睡虎地)
小篆基本定形為從角從刀從牛,形體結構更加簡潔明了:
小篆“解”
隸書形體結構與小篆一緻,筆畫有所規整。隸書、楷書都從篆文演變而來。
隸書“解”
像庖丁解牛那樣,要分解某物件,最好要知曉其規律,所以,“解”又引申出“理解”、“懂得”和“解釋”等義。
楷書“解”
由此可見,“解”字本義:以雙手從牛體上分割牛角,産生“分解”、“解體”之意。又引申為“理解”,又引申為“排解”、“消散”等義。
衍生含義:
解鈴還須系鈴人
出自宋代惠洪《林間集》:一天法眼和尚問大家:“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誰能解下來?”大家回答不出。正好泰欽禅師來了,說:“系金鈴的人能解下來。” 後人用“解鈴還須系鈴人”比喻由誰惹出來的麻煩由誰去解決。
封 、 家 、 靜 、 安 、 多 、 少 、 食 、 有 、 無 、 春 、 華 、 内 、 外 、 夏 、 藥 、 醫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