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般打官司如何收費

一般打官司如何收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1:55:41

一般打官司如何收費(打官司有哪些成本)1

打官司有哪些成本?

衆所周知,維權(打官司)一般是指通過法院訴訟等相關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但鑒于司法制度發展的客觀現狀,現階段的維權成本是不容忽視的必然。那麼打官司涉及哪些成本呢?一般可以分成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律師費和辦案費。

律師費,是在維權行為中必然發生的客觀費用。律師費是打官司的人,也就是當事人聘請律師支付的費用。律師費在全國目前沒有統一定價,但是不同省份相關部門會給出律師訴訟代理服務收費的政府指導價标準(官方指導價)及當地律師的地方性執業法規作為補充,供當事人進行參考。

而談到律師費時,要考慮以下幾類因素。

首先是案件類型,不同的案件類型決定了律師依法執業時收取的不同律師費價格。是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民事案件?這一點将直接決定律師費的依法價格區間。其次是是否涉及财産争議,如果涉及财産争議的,就要考慮争議财産金額,也就是傳統的标的金額。

然後還要考慮律師費收取方式,是固定收費還是風險收費?固定收費就是當事人按照固定金額支付律師費,風險收費是就是風險代理收費方式。在風險代理收費方式中,風險代理這種模式下需要當事人前期支付基礎律師費,再根據事先約定的辦案的結果來支付剩餘部分。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結果,隻能收到基礎律師費。一般簡單案件或明顯敗訴的案件通常采取固定收費,複雜案件一般采取風險收費。

現在越來越多當事人傾向采取風險收費,一方面是當事人希望通過“讓律師承擔更多風險”來提高律師對案件的重視和投入程度,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當事人前期的經濟壓力。但風險代理是一把雙刃劍,在合法情況下用得好是雙赢,用的不好就是雙輸。也正是如此,很少有律師會願意去在前期選擇無成本執業這種類似“墊錢”的方式,幫助當事人打官司。一旦前期的律師費太少,律師可能存在不作為,或者将案件的優先級放到最後。在現實層面中,律師在理論上是不缺客源的。因此對律師而言,一個特定案件,這隻是他衆多案件中的其中之一。但對當事人而言,案件則關于重大事項的結果,甚至可能這種結果會影響一生。在當事人的角度而言,有可能因為“案件太重要”、“希望律師重視”等綜合原因,采取了風險代理模式,但最後帶來的,也可能事與願違。

一般打官司如何收費(打官司有哪些成本)2

綜上所述,律師費包括訴訟費(仲裁費)、鑒定費、公證費、保全擔保費、查檔費、翻譯費、異地辦案差旅費、跨境通訊費、專家論證費及律師事務所代委托人支付的其他費用。

01

訴訟費

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程序應當繳納的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費;(二)申請費;(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02

鑒定費

一般指司法鑒定費,是指司法鑒定機構依法接受委托,在訴訟活動中運用科學技術或專業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别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後,由司法鑒定機構向委托人收取服務費用的行為。司法鑒定費的收取依據是《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

03

公證費

是指證據保全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在訴訟發生之前,依法對日後可能滅失或難以提取的證據加以驗證提取、收存和固定的活動。一般各地均有公證費收取的标準,如深圳公證處公證費用。

04

保全擔保費

主要指财産保全,财産保全擔保也叫訴訟保全,是指财産保全的申請人在申請财産保全時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擔保。法院審理案件時,在作出判決前為防止當事人(被告)轉移、隐匿、變賣财産,依職權對财産作出的保護措施,以保證将來判決生效後能得到順利執行。根據《國家賠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應對保全錯誤負賠償責任。所以,提交财産保全申請時,法院一般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05

查檔費

是指律師利用其身份可以向工商局、派出所、房管局、車管所、民政局、社保局查詢當事人的工商信息,戶籍信息,房産信息,車輛信息,婚姻信息,身份信息,社保信息。

06

翻譯費

一般隻案件證據材料涉及外文的,需要将其翻譯成中文。

關于異地辦案差旅費僅需要注意的是,案件如果選用法院所在地的律師,将會省去很多差旅費用。簡單案件的異地辦案差旅費用占比會非常大,需要加強重視。複雜案件因為案件重大、涉案金額大,差旅成本占比很低。且相較于選聘本地律師,委托異地律師增加了律師與當事人的溝通成本。

間接成本就比較複雜了。對當事人而言,一旦案件敗訴肯定會存在損失,這是最大的間接成本。其次是時間成本,盡管每個審級要求6個月内結案。但從準備到審理,再到執行,訴訟的時間成本遠高于此。由此産生的機會成本也不可小觑。最後是精力投入和精神損失。

訴訟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如此之大,打官司顯然不能盲目行動。必須找到合适的律師,認真評估案件,不應該訴訟的就應該考慮采取其他手段處理糾紛。現在很多當事人倉促找了律師,簽了委托代理,經過深入了解律師發現這個案子根本沒法打,按道理說他應該客觀的把情況反映。然而如果已經收了錢,他對客觀情況的反饋是不是會有所保留呢?

打官司成本高的原因

針對于“打官司成本高”的問題,需要首先來看直接成本。從官司的結果看,如果勝訴,律師費采用固定收費是比律師費采用風險收費方式當事人投入更低。同時,如果勝訴,訴訟費用是會由對方當事人承擔的。根據《2021年中國民事案件大數據報告》的相關描述,訴訟是專業的事情,從結果方面看,請律師後的敗訴率确實下降,資深律師承辦案件的敗訴率較普通律師低。也正是因此而言,輸了官司比赢官司投入的直接成本高。

一般打官司如何收費(打官司有哪些成本)3

律師方面,不同的律師收費也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其實是依據律師的機會成本而定的。根據《2021年中國民事案件大數據報告》的相關描述,2021年中國全案件類型的民事訴訟平均成本為30,578元,其中平均律師費26,406元,占86%;法院受理費4,171元,占14%。大律師辦小案子,能力是夠了,但是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意思。最好的情況,是委托的律師既擅長該案,也喜歡辦、願意辦。因此而言,律師匹配顯然是重要的。鼎法優訴采用大數據畫像,不僅能按照案由領域推薦律師,甚至可以按照是否承辦過類似案件來推薦律師,更推薦結果更精準,律師選擇更寬,當然可以從中間選擇到最合适的。

再然後是“是否有效”的問題,因為律師費、訴訟費、保全擔保費在客觀上,都會參考标的金額。因此不合理的标的金額,會大大的增加成本。有些律師和當事人認為,标的金額就是要定高,法官判決時打個折,說不定最後的結果剛好是原定的預期。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法院講證據。如果律師判斷準确,最終的判決結果可能與标的金額非常接近。這樣就大大省卻了成本。

還有是取證費用。取證費用其實包括證據調查和證據保全兩項。一般的案子調查費用不高。而一旦涉及調查費用,因為缺乏市場标準,這個費用有可能會非常高。所以在調查取證時,最好能有幾個選擇。誠然,當事人最在意的是調查取證的結果,因此在選擇調查取證機構時一定是在結果優先的基礎上,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另外是證據保全,證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合理,法院采信的證據才是有用的證據。盲目取證,顯然會加大成本。

還有差旅費用。簡單案件的差旅成本會非常高,因此可以考慮選擇法院所在地的律師。

接着是審判程序。程序經曆越多顯然投入的直接成本會越多。

最後是間接成本,簡單來講,敗訴後,達不到目的,顯然成本最高。

如何控制打官司的成本

一是不要被忽悠,要了解打官司的花費費用類型,以及相關費用的制定依據。建議采用鼎法優訴的綜合費用計算器。該計算器簡單輸入信息即可計算律師費、訴訟費、公證費和保全擔保費。基本上覆蓋了絕大多數案件的費用類型,參考價值很高。

二是找律師要慎重。盡量找擅長自己案子的律師。鼎法優訴用法律大數據對律師按照領域授信,确保每個推薦結果都能滿足基本的能力條件。然後通過與律師面談案件,可以進一步了解律師的專業水平。律師會先評估案件的勝訴可能性,經過評估的案件,一旦敗訴鼎法優訴會賠償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對結果負責,共擔風險,當然是靠譜的推薦。

三是訴訟時要靈活處理,該堅持到底就堅持到底,該調解就調解,該和解就和解,一切以當事人的投入産出比最大為目标。因為即使法院判了,對方還可以提上訴,也意味着耗時費力。而調解和解結案最快,同時也很少需要再走二審程序,執行風險也最低。

四是避免判決無法執行。好不容易打赢官司,最後判決無法執行,這種成本當然大。一定要采取适當的保全措施,控制好執行風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