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是中國民間流傳極廣的道教神話故事,是中國民間的衆多神仙中,鋒頭最勁、影響最大的神仙,有關他們的傳說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尤其是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所述的八仙過海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八仙的傳說始于唐代,然八仙姓氏至宋代尤有變更,至《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鐘離、張國老、何仙姑、呂洞賓、藍采何、韓湘子、曹國舅八人。其故事傳說大多可以在唐、宋書籍中覓得蹤迹,少數見於明代記載。關于“八仙”的故事,是許多人美好童年的重要一部分。
小編在小的時候雖背不下來八位仙人的名字,但對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歇後語倒是了解運用的如火純情啊~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這個小團體共同幹的事業,大約就隻有“過海”了。
八仙過海的故事最早見于明人吳元泰寫的《上洞八仙傳》。但事實上我們聽到關于“八仙過海”的故事多取材于民間傳說。
相傳,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衆仙齊聲附合,并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鐘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裡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遊。随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将各自寶物抛人水中,借助寶物大顯神通,傲遊東海。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将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沖突,引起争鬥,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将藍采和擒入龍宮。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将抵擋不住,紛紛敗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交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衆仙而來。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闆大顯神通,隻見他懷抱玉闆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衆仙緊随在後,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将,準備決一死戰,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并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别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遊而去。
古時候,人們在現實中遭受壓迫,或者不能實現的願望,就把它寄托在幻想世界裡,借助想象力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八仙的傳說故事中,就寄予着人們的思想,意志和願望。八仙同情勞動人民,給予關注或暗中幫助,懲惡揚善,抑富濟貧。人們的口頭文學創造了八仙,八仙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别是八仙過海的傳說深入人心,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卓著才幹,各有一手應變的絕招,成為智慧的化身,給人們以極大的啟迪和鼓舞。他們的故事數百年來結晶這一句民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可資借鑒的榜樣和永久的魅力。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呂洞賓,是八仙之一,八仙的故事在民間也頗為流傳,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關于呂洞賓的,卻有一個非常熟知的口頭語,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那狗沒什麼要咬呂洞賓呢?
其實這是說一個人不識好歹。當然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這還是有典故的,這裡就說兩個。
二郎神有一個手下哮天犬,這個哮天犬私自下凡危害凡間,所以呂洞賓就前去收服哮天犬。然而哮天犬畢竟是二郎神的手下,所以也頗有法力。
因此呂洞賓就拿法寶去收服哮天犬。哮天犬被收在法寶中後,呂洞賓這時卻心軟了。他不忍哮天犬在法寶中死去。所以就把哮天犬放了出來,結果哮天犬一出來,就咬了呂洞賓一口。于是就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一說法了。
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呂洞賓在成仙之前,他是一個書生,他有一個好朋友叫苟杳,這個苟杳家境貧寒,同時他父母又已經不在,呂洞賓就和他成了很好的兄弟。當時呂洞賓家境不錯,因為苟杳為人老實忠厚,所以就讓苟杳來到他家裡來住。
因為苟杳讀書刻苦,又一表人才,所以就有一個人想要把他的女兒嫁給苟杳,呂洞賓擔心這樣會讓苟杳貪戀女色而耽誤學業,所以就不想答應,但是苟杳卻堅決要答應。
呂洞賓無奈,于是呂洞賓就對苟杳說,“成親可以,但前三天必須我去新房”,苟杳雖然生氣,但是他那時是在呂洞賓家居住,同時成親的一切費用都是呂家的,所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所以苟杳還是答應了。
苟杳成親後的前三天,每天晚上呂洞賓都去新房,但是他卻自己看書,不去看新娘,也不和新娘說話。新娘也知道自己休息,而苟杳卻不知道這些,所以苟杳的心裡非常痛心的。
三天後,苟杳進入洞房,看到新娘正在低頭而哭,并且還問為什麼三天來不說話、不理她、隻顧看書,新娘這一問,苟杳非常吃驚。而新娘一擡頭卻發現丈夫樣子變了。
他們兩人說了半天,才明白了是怎麼回事,苟杳這時才知道呂洞賓的良苦用心。是擔心貪戀女色而忘記讀書,而新娘知道原因後,也對呂洞賓很敬重。所以苟杳之後讀書更加刻苦,同時也下定決心要報答呂洞賓。
“張果老倒騎驢”
張果老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是,便是他的坐騎和他的騎法。他騎的是一匹紙驢,而且是面朝後,倒騎在驢背上。此驢非同普通的驢,它能“日行數萬裡”,休息時,還可以将驢折疊起來,放入口袋裡,若需要時,“則以冰噀之,還成驢矣。”,此驢更可以飄洋過海,真是無所不能。古時有詩贊張果老:
舉世多少人,
無如這老漢。
不是倒騎驢,
萬事回頭看。
——明·果庵
張果老倒騎驢隻是一個傳說,據傳蔡裡山坡上有一古廟,很久之前,廟中有一老僧帶着三個和尚。最小的和尚叫張果老,除侍候老僧外,還幹劈柴、擔水等雜活。一天晚上,張果老挑滿缸水,至次日,一滴未用,缸水竟然全無。老僧責罵其偷懶。張果老不知其因,隻得重新挑滿缸水。第二天,缸水又不用而盡,老僧氣怒,将其痛打一頓。張果老甚感委屈,心中詫異,決心弄個水落石出。晚上,又挑滿缸水,藏于暗處窺視。半夜時分,忽從廟外跑進兩個白胖光腚小孩,來至缸前,頭伸進缸中喝水。張果老上前捉拿,轉瞬卻不見了。果老便把所見情景如實告知老僧。老僧命張果老仍把缸水挑滿,不要聲張。
晚上,老僧拿根鋼針,紉上長長的絨線,和果老藏于水缸不遠的暗處。不久,果然兩個光腚小孩又來缸邊喝水。老僧乘他們頭伸進缸中之時,跑上前去,把鋼針紮進小孩腚上,隻聽“哇”的一聲尖叫,小孩又不見了。老僧和果老順着絨線查找,至廟外牆角處,紅線入地。老僧令果老拿來鐵鍬挖掘,結果挖出兩個形似人體的東西來。老僧知是人參,令果老燒火煮熟,并告知不準品嘗。
張果老把挖出之物放于鍋中,生火煮了一會兒,香氣撲鼻,果老饞口流涎,忍耐不得,便撈出品嘗,味道鮮美。果老仍饞涎不止,索性取出吃個精光。果老畏老僧責怪痛打,想逃走了事。出廟門,見樹上拴一頭毛驢,回頭把鍋中所剩湯水取出給驢喝了,然後騎上驢背,朝東逃去。為怕老僧前來追趕,便倒騎毛驢往後觀望。後人說,張果老食仙參已成仙人,毛驢喝了湯水也成為神驢,從此果老騎着毛驢遨遊四海去了。
關于八仙的歇後語還有:
八仙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傳說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壽星賣了張果老——倚(以)老賣老
鐵拐李擺攤——蹩腳貨
韓湘子拉着鐵拐李——一個吹,一個捧;你吹我捧
鐵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鐵拐李的葫蘆——不知賣的啥藥
......
還有一首《詠八仙》的詩在網上流傳,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詠八仙》
鐵拐李
仙君姓李本名玄,蓬累成真不改顔。
自腿難醫猶賣藥,枉然時歎度人難。
漢鐘離
傳謂先生乃漢人,曾膺敗陣大将軍。
夜來偶入東王府,從此逍遙出世塵。
藍采和
疏放如君古意多,醉敲檀闆唱玄歌。
金錢委地渾無睹,待會仙俦踏碧波。
張果老
相傳君是老蝠精,紙剪白驢如意行。
一自武皇識破後,不知何處隐仙蹤。
何仙姑
十三童女便逢真,細算諸緣有宿因。
他日瑤池谒王母,一封長做散仙人。
呂洞賓
黃粱夢覺便回頭,負劍長吟四海遊。
遍與人間留佳話,那堪野史記風流。
韓湘子
原是昌黎一子侄,終南悟道度叔遲。
若非書載蘭關雪,湮沒仙名總不知。
曹國舅
别卻皇親謝卻官,慨然訪道入南山。
為彰天界人平等,依舊朝服伴衆仙。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八仙的詩句、俗語?
歡迎留言哦~
來源:蓬萊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