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的成語及典故

一的成語及典故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0:58:04

河南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從夏朝開始一直到北宋都城基本都在河南,因此曆史出來了不少名人,也誕生了很多成語,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誕生在河南的成語。

1、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guo),這個字念guo,知道的人比較少,但虢國羊肉湯很多人都喝過。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

假道伐虢還有一個名字叫唇亡齒寒,講的是當時晉國去打虢國旁邊的虞國,但晉國攻打虞國,必須要經過虢國的地盤。于是,晉國就給虢國送了和氏璧以及金錢,虢國就打開了一條通道。晉國順利地把虞國給滅了,再回來的途中又順道到虢國給滅了。這就是著名的假道伐虢,也叫唇亡齒寒。

2、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很多人一聽,是不是洛陽的紙特别貴?咱們先說來由。

西晉有個文學家叫左思,左思早年生活在山東,在山東寫《齊都賦》。後來舉家遷都到了洛陽,開始寫《三都賦》,修修改改寫了好多年,後來一經出版,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文章寫得好,很多人都開始抄寫他的文章,一時間造成洛陽的紙供不應求,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2

洛陽紙貴反映的是西晉的文學之風興盛。

3、擲果盈車

這個成語是中國四大美男之一的潘安有關。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3

潘安從小非常聰明,才思敏捷,同村的鄰居都叫他神童。長大後才華出衆,而且長得非常美,一時間風靡全國,在洛陽期間,每次潘安坐馬車出去,都有少女給他送花送水果,結果每次潘安出去回來的時候都會拉一車水果,所以有了擲果盈車的成語。

4、紫氣東來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4

這個故事發生河南三門峽,紫氣東來講的老子來到函谷關,倒騎青牛,東方天空冒出紫氣,縣令尹喜就知道有貴人要到來。後來比喻吉祥的征兆。

5、杞人憂天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5

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南的開封,說的杞國有個人,走在路上害怕路塌陷,害怕天掉下來,走到房子旁邊害怕房塌了。杞人憂天指的是不必要的擔憂。

6、判若鴻溝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6

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南荥陽,說的是劉邦和項羽以鴻溝為界,劃分天下的故事。劉邦和項羽當年就是荥陽的廣武山上對峙,以鴻溝為界,也就是楚河漢界的分界線,後來的我們下的象棋中間的楚河漢界也是從此而來。比喻事物的分界線。

7、葉公好龍

這個成語發源于河南平頂山葉縣。說的是楚國的一個葉地縣令,人們稱他為葉公。葉公這個人非常喜歡龍,他家裡床、櫃子、牆、門前的石柱子等等都刻有龍的圖案。平時畫畫、寫字,也都是和龍相關。他還為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大龍、二龍、三龍,給女兒取名字叫龍女。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7

後來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公如此好龍,就下凡間去見他。隻見屋外電閃雷鳴,風雨大作,葉公看見外表有一條龍在飛,吓得直哆嗦。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哦,原來他不是真的喜歡龍。

後來用葉公好龍比喻那些口頭愛好某些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

8、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發生在河南南陽,相信大家對這個成語并不陌生,講述的是劉關張三兄弟為求賢才諸葛亮,多次到諸葛亮的茅廬拜訪,最終感動了諸葛亮。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8

後人用三顧茅廬表示誠心實意地一再邀請。

諸葛亮的《出師表》也是在南陽寫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9、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的就是北宋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在16歲的時候寫出了《如夢令》這首詩,這首詩是在開封所寫,當時已是北宋末年,李清照在開封總共寫了22首詩。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9

綠肥紅瘦,指的暮春時節,也指春殘的景象,實際上是反映北宋的衰敗。北宋滅亡之後,李清照和老公趙明誠逃到了臨安。

10、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的故事發生河南新鄭,講述的是鄭國的一個人,想去集市上買一雙鞋子,出發之前在家就用尺子把腳的尺碼量好,然後帶在身上,結果到了集市上之後,找不到尺碼在哪,非要凡回家找尺碼。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0

這個成語說的就是教條主義,依賴數據的習慣。

11、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的故事就發生在今天的河南新鄉原陽。當年秦國攻打趙國,把趙國團團圍住。趙國平原君從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了20人,準備去楚國請求楚國救援趙國。20個人中并沒有毛遂,當平原君選完人之後,毛遂自薦說自己也要跟着去,平原君來不及多想,就帶着毛遂一塊去了。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1

結果毛遂到了之後利用自己的博學多才以及當時形勢的利弊,說服了楚國派兵救援趙國。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自己推薦自己。

12、守株待兔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2

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學過,這個故事發生在河南商丘。說的就是宋國的一個人死守經驗,不懂變通,想要不勞而獲的心理。

13、愚公移山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3

愚公移山的故事發源于河南濟源王屋山,說的是愚公家門口有兩座大山擋住了出行的路,通過子子孫孫的努力,最終把兩座大山成功移走。

14、亡羊補牢

一的成語及典故(起源于河南的成語)14

這個成語發生在地是在河南信陽,羊都被偷走了才去補住窟窿,可以防止下個羊被偷走。出了問題要想辦法去補救,以免繼續遭受損失。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能想到哪些?歡迎評論區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