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9課《青山不老》選自梁衡的新聞四部曲之一——《沒有新聞的角落》。
文章講述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辛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的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沙漠創造了一塊綠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贊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義。
下面大家跟随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大山深處,去看這位普通而偉大的老人。
一、學習目标
1.默讀課文,抓住關鍵句子,了解課文内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3.體會題目“青山不老”的含義。
二、課文講解,詳看手寫筆記
第一部分(1——3自然段):開篇展示了一幅滿眼綠色的宜人畫卷,在寫山溝所處的大背景和院子裡的小環境,烘托改造山林難度之大。
第二部分(4.5自然段):用一連串的數據及村幹部的講述寫出了了不起的奇迹。
第三部分(6.7自然段):老人用生命捍衛着青山,實現着自己的價值,老人的精神是不會老的。
三、中心思想
課文講了一位老人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的投身到植樹造林的工作中,通過15年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将原來狂風肆虐、沙塵暴盤踞的山溝改造成綠意盎然的青山的事。
四、寫作手法
1.從中心句裡面提煉題目
同學們看這篇課文的最後一句話“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這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課文的題目就是從這句話中提煉出來。
2.題目和文章内容相照應
文章的題目是青山不老,而文中好幾處寫到山溝和綠樹。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照應,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綠樹環繞的小院。
3.列數字
在課文中多處使用數字,就是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比如:十五年、八條溝、三千七百畝林網等等。這樣寫的作用,突出說明老人所做的貢獻之大。
五、解決課文導讀部分的三個問題
1.默讀課文,說說文中的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迹?
看資深教師杜du手寫筆記,用粉色記号筆畫出。
比如: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裡,山上全是樹。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等等。
2.這個奇迹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創造的?
老師用紫色記号筆标出。
3.課文為什麼以青山不老為題?
同學們可以看第六自然段,以“村口道别”的場景為切入點,在看看課文最後一句。
就這樣聯系上下文,對比如今綠色蕩漾的小院兒和昔日大風肆虐的晉西北。
再對比城裡自在悠閑的晚年生活和山溝裡艱難困苦的種樹日子來體會青山和不老吧。
其實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創造的奇迹,實際上更象征着老人的高貴品質,執着的精神就像青山一樣充滿生機。不老,是說老人雖然會離開人世,但是他種下的這片青山和他的崇高的精神會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永遠都不會老去。
這樣理解,孩子們是不是能夠體會青山不老是這篇散文的文眼呢。我們不僅感受到這句青山不老,也感受到造林英雄,讓我們對他感謝、敬佩和祝福。
所以采用“青山不老”作為題目。
以上就是《青山不老》的學習内容,同學們看資深教師杜du的手寫筆記,幫助大家學好語文。
覺得老師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對此文章進行評論,點贊和轉發,謝謝!
關注我,看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