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家訓館參觀心得?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林超“世歌來勸兄弟聽,勸你兄弟心莫呆;莫亂喝酒就賭錢,幾個賭錢會發财;世文再勸大細聽,千萬莫做呆心事;善作善報有出身,遠在子孫近在身……”11月的清晨,走在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的畲族鄉間,總能時不時聽到清亮的“打歌”聲在畲寨上空回響,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客家家訓館參觀心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林超
“世歌來勸兄弟聽,勸你兄弟心莫呆;莫亂喝酒就賭錢,幾個賭錢會發财;世文再勸大細聽,千萬莫做呆心事;善作善報有出身,遠在子孫近在身……”11月的清晨,走在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的畲族鄉間,總能時不時聽到清亮的“打歌”聲在畲寨上空回響。
這是《畲族勸世歌》,歌詞共44句,句句勸人行善盡孝、勤奮向上、友鄰和睦,是畲族家風祖訓的濃縮精華。鄉間偶遇,或茶餘飯後,或逢年過節,畲寨的男女老少就會相互“打歌”,有時徹夜不眠。
記者近日在羅源縣畲族聚居區采訪時看到,畲寨家風的傳承并不僅僅體現在這44句歌詞裡,也在路邊、在牆上、在剪刀下、在書裡……畲民通過獨特而豐富的傳承方式,将家風祖訓融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做事量力,飲水思腹”“相讓食有餘,相争不夠吃”……霍口畲族鄉福湖村的道路兩側,每隔約百步就能看到這樣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子。村支書雷夏賓介紹,上面寫着的是畲族的警世諺語、故事,提醒人們不忘規矩。
事實上,在畲寨,家風傳承的習俗從未間斷。畲族有四姓:雷、藍、盤、鐘。在僅有171戶人的福湖村村子裡,完好地保存着雷、藍兩族的祖屋,均有近300年的曆史。雷家祖屋的橫梁上懸挂着“齒德兼優”的牌匾,藍家祖屋裡的牌匾則是“祯祥唯德”,寓意皆為教育後人“以德為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族人都會回到祖屋,在這兩塊牌匾之下舉行祭祖儀式,族中長輩隻有在這一天才會拿出珍貴的祖圖和族譜,給後人講曆史、講家風、講祖訓。
“春林公九歲時還沒有褲子穿,就能挑90多斤的擔子上山。你們在外面,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清白做人、守規矩。”畲族老人雷秀欽最喜歡和下一代講先祖雷春林艱苦創業的故事。誠信、努力、自強、不賭博、守規矩,都是畲寨老人口中最常見的訓話内容。
随着時代的發展,如今的畲族人已不需要僅僅在節日期間才能看祖圖、學祖訓。福湖村建了福州市首家畲族民俗文化館,将珍貴的祖圖族譜複制品挂在館内供族人學習,供遊客參觀。一同展出的還有畲醫、畲藥和畲族傳統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産。
今年3月,村子将畲族武工隊的舊址改建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除了展出畲族武工隊的曆史外,還将羅源縣曆史上的清官廉吏故事、畲族家規家訓也制成紅底黃字的巨幅牌匾挂在牆上,供周邊鄉鎮黨員幹部學習。
“祖先留下來許多精神财富,我們修文化館、建基地,就是不能把這些财富給糟蹋了。”村民雷文喜說。
雷文喜是羅源縣人民法院畲族巡回法庭的陪審員,平日在村子裡負責調解村民糾紛,畲族的家風家規也成了他調解的“武器”之一。他說,去年有一對畲族夫妻,丈夫在外打工掙錢,交給在家的妻子,但妻子在家無事,迷上了賭博,最終成了離婚的導火索。他知道後,勸導小兩口,“家裡富不富,主要看主婦”,“要勤勉踏實地幹活持家”,成功化解了這場婚姻危機。
雷夏賓自豪地介紹:“近年來福湖村無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及重大矛盾糾紛案件發生,無吸毒、社區矯正、涉邪等重點人員,公衆安全感滿意率也位居全縣前列。”
時代變遷,許多畲家人走出了畲寨,但他們也在通過各種方式銘記家風祖訓。飛竹鎮梧桐村村民雷玉忠在城裡當老師,他的銘記方法是木刻字藝術。記者在雷玉忠的工作室裡看到了他最新的作品:一塊約8開紙大小的厚木闆上,“家訓”兩個大字溝壑分明,周邊配以“禮義廉恥、忠信孝悌”8個小字作為背景。
“小時候,母親起早貪黑幹活,晚上路都看不見了才回來,有時候我們還得拿着手電筒在村頭等她回家,為她照明。但她從來都是身體力行,不需要外人幫忙,并教育我們,自己的勞動果實最香甜。”雷玉忠說,希望能夠通過木刻字的藝術形式,将這些優秀的畲族的家風傳承下來,傳播開去。
羅源縣鳳山鎮,76歲老人朱學舜的家裡,畲族家風則化作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他拿起其中的一幅“祭祖看族圖”,圖中描繪的場景正是畲族百姓敬重祖先、聽取教誨的祭祖一幕。下方詩作:“創業曆艱辛,年年卷翻新,展圖來祭祖,啟迪後來人。”
“畲族人最打動我的地方是他們的艱苦創業精神。”朱學舜說,“畲”字意為刀耕火耘,畲民正是因為在曆史上到處開荒種地而取名為“畲”。但面對較差的生存環境,畲民憑借勇敢堅強的信念和天鬥、和山鬥、和野獸鬥,最終發展生存至今。他說:“通過剪紙,我希望能将他們奮鬥的故事記錄下來,留給後人。”
看到近年來黨中央提倡注重家風教育,讓羅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遊其俤十分受鼓舞。去年至今,他組織力量挖掘羅源曆史文化裡的“廉潔基因”,編纂《清風羅川——羅源曆史上的清官廉吏》和《羅源家訓》兩本書,前者收集史上羅源籍及在羅源任職官員的廉潔從政言行,後者征集羅源曆史名人名言、家風家訓家規。
“雖然影響有多大還不好說,但是多少做一些,就能夠被認可一些。”遊其俤說,兩本書從曆史故事、傳統倫理中挖掘精髓、去其糟粕,整理出一套比較系統的家庭倫理,很受民衆歡迎。書籍出版以後,前來求書的人絡繹不絕,有鄉鎮幹部、學校教師也有普通的社區群衆,很快兩本書都脫銷了。
《羅源家訓》的執行主編,今年已經年逾古稀的黃士乾說,作為一名老黨員幹部,他看到近年來羅源縣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做法,感到十分高興。他說:“我的兒子也在機關工作,我就一直教育他,就算吃不起飯隻能喝湯,手頭也一定要幹淨,這是我們的優秀家風,也是廉政之風。我的父母就是這麼教育我的,我就這麼教育他,希望他也會這麼教育他的孩子。”
記者離開畲寨時已是夜晚。此時雖已入冬,但氣溫仍有十幾攝氏度,清風拂面,不具寒意隻覺清爽。如同羅源縣的鄉間坊間,無處不浸潤在優秀家風之中,創造出一個令百姓感到風清氣正的社會和政治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