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麼解讀道可道非常道

怎麼解讀道可道非常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21:06:15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經》的首句,開篇明義,點明全篇說的不是普通的道,而是“常道”。在漢初帛書本中,原文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可見“常道”是被用來代替“恒道”,這在六書之中,稱為“假借”。為什麼用“常道”來假借為“恒道”呢?因為漢文帝的名字是“劉恒”,為尊者諱,“恒”字是不能随便寫和說的,這叫做為尊者諱,這在漢初以後的經典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在《道德經》中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因為漢高祖劉邦,故而諱“邦”曰“國”;因為漢惠帝劉盈,故而諱“盈”曰“滿”;因為漢景帝劉啟,故而諱“啟”曰“開”;如是不一而足。“恒”字,甲骨文同“亘”,上一橫象“天”,後一橫象“地”,中間為一彎弦月,本義是象太陽和月亮一樣,周而複始,繞地而行,永不停息;金文增加了心旁,表示日月行天,為人所感知,入心成相,生永恒不變之念,久而久之,遂有“長久”、“經常”、“有恒心”之義。而“常”字,上“尚”表音,下“巾”表義,本義是“穿在下半身的衣服”,為“裳”之本字,為漢文帝劉恒之故,假借為表示“恒久”、“經常”、“普通”之義。如是可知,“常道”即“恒道”,恒常之道,即永恒不變之大道也。

“道可道,非恒道”這句話,包括三個“道”字:第一個“道”是普通名詞,可含“道路,路徑”、“引導”等義;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說”,也即是人類語言來表達;第三個“道”字,是哲學名詞,是中華哲學的最高範疇,是永恒不變的大道,天地萬物的元組分,其大無外,包藏萬有,其小無内,不可細分,“天地可壞,這個不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以守恒。科學之中,有“質能轉換”,究其本源,不過是道體聚合形态不同,故而質量不守恒,能量不守恒,然而道體守恒,故而道體為宇宙自然,一切萬有之中,唯一一個永恒不變的客觀實在,其他的一切事物,不過是道體不同形式的排列組合形式,都不過是暫态平衡,昙花一現而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有為法,是指因緣際會而生的道體聚散之體,暫态平衡而已。姑待它文剖析,在此不做贅述。

這句話的含義是說,可以用人類語言表達的“道”,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大道。換句話說,道是可以言說的,但無論如何言說,受限于人類語言有限的概念體系和邏輯體系,都不可能精準完備、盡善盡美地表達出恒常之道的底蘊本真。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大道不可言說,隻能說它不是什麼,卻不可能準确說出它是什麼。究其原因,大要有三,試淺述之,以飨諸君,并敬候指教:

怎麼解讀道可道非常道(為什麼說道可道)1

首先,大道無形無象,其小無内,無法為人類感知系統所準确感知,而可為人類言說之物,必然有形有象,可以把握其特征,乃至名以命物。“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緻诘,故混而為一”,既然道體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不可探究,便無法把握其特征,也就無法準确命名。究其根本,道是自然的本原及其規律,包括所謂客觀實在的道體,和道體聚散規律之道法。道體其小無内,不可細分,小得不能再小了。可以說,如果我們把天地萬物,無限細分,至于無窮,歸于一物,不可細分,此即為道體。哲學和科學,都是探索自然規律或者真理的重要工具。以科學之理念來說,物質可以細分為能量,能量可以細分為微波,無限細分之後,得到的不可細分的基本波,也就是道體。道體之尺度至小,遠非現有科學技術之有限能力所能觸及和洞察。盡管人是萬物之靈,人體擁有極其精巧之認知系統,其天賦感官系統仍然遠遠不足以精準認知道體,這就是因為人類天賦感官系統的硬件配置和軟件算法的有限性了。例如,人類的肉眼,隻能觀察到強度适中的可見光波,頻率在可見光範圍之外的光波,能量密度過大或過小的,都無法正常感知,貓狗夜能視物,而人類卻隻有借助燈火儀器等感官延伸工具才能勉強做到。即便是三教聖人,對于大道也是無能為力,隻可意會,難以言傳,莫名其妙,隻存于心,其所說法,也隻不過是借助人類現有的語言系統,予以不完備言說,差強人意,聊勝于無而已。孔子晚年,有“予欲無言”之辭。釋迦牟尼一生布道四十九年,涅槃之前,卻說自己一生從未說法。老子西出函谷,前往昆侖,若非關令尹喜執意相請,亦不會留下道德五千言。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玄之又玄之大道,聖人尚不能完全參透,準确表達,更何況心浮氣躁、欲念熾烈、汲汲名利、惶惶終日之凡夫所能深刻辨識?“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所以智慧存心、境界高遠的上士,是無暇談論大道的,他們都是行者,在努力地踐行和修正,不斷消除認知偏差,以其逐漸覺悟大道之本真。道家抱元守一,儒家執中貫一,佛家萬法歸一,都在探求大道。天尚無言,人何言哉?言則有失,是以可道之道,斷非恒道。這是從大道本身來說,或者從“外物—心相—人文”的體系來說,是以“外物”之視角而言。

怎麼解讀道可道非常道(為什麼說道可道)2

其次,大道其大無外,包藏萬有,故而如有所言,難以完備盡善,不過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而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以道體聚合為無極,繼而太極剖判,分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互而生生不息,乃有和氣,繼而聚散不已,生成天地萬物,宇宙萬有,故而一切一切,皆為道體不同之排列組合,皆為因緣際會之暫态平衡,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如白駒過隙,昙花一現,夢幻泡影,如露如電。人類之語言,無論是概念體系,還是邏輯體系,都是不準确,不完備的,以有限之語言,如何能盡善盡美地查明大道之本真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大道之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有物道,如此,則無論是以天道、地道,還是以人道、物道,來指代大道,都不過是以部分代替整體,以偏概全,失于完備。又如,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一以貫之,而道為體,德為用,無論是以德、以仁,還是以義、以禮,來指代大道,亦皆以偏概全,難以完備。故而大道至大,無所不包,無有語言,可以備言大道,是故大道不可言說。

怎麼解讀道可道非常道(為什麼說道可道)3

再次,道字本身,不過筏喻,不過是文以載道的工具而已,得意忘言,用後即棄,又何必泥形執相,但得會其神、洞其真即可,否則便是追本逐末。尋章摘句之雕蟲,念念不忘其辭者,斷然難成大器。從人類認知原理來說,外物對外呈現,入心成相,而心相外化,乃有人文産生。語言、動作,都是人文的表象,語言文字不過是人類交流心相的工具而已,工具本身的價值,僅僅在于傳遞信息,重要的是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獲得文字背後的本義。文以載道,道蘊于文;道是根本,文為枝葉;道為本,文為末。自然界之中的任何事物,對于不同的人來說,由于視角不同、智識各異、心境有别,所以入心成相後的認知,必然各不相同,一如兩小兒辯日,抑或盲人摸象。對于自然之道,東方人摸到的是心腹,故而柔軟;西方人摸到的是象牙,堅硬陽剛;自然之道,柔能克剛,如是而已。三教合一,追求的都是自然規律,或者說真理,然而三教經典無數,汗牛充棟,難以盡讀,卻也無法精準完備地闡明大道,隻不過提供給世人,謹供參考,聊勝于無,最終的覺悟,還是要結合自身的認知,知而能行,行而益知,知行合一,逐漸會其本真,覺悟大道。人類同處于一個地球,同處于一個宇宙,同處于一個自然,所以大道必然唯一,而三教九流百家中西的所有文字,都是大道的載體,用心品悟,都有助于我們萬法歸宗,透過文字,洞察大道。退一萬步來講,試想當初,太上道祖為什麼選擇“大道”這兩個字呢?不過是在當時中華文字概念體系和邏輯體系之中,選擇最接近于自己内心所感知自然規律的文字,聊勝于無而已,“道”之規律、引導、途徑,一如“易”之變易、不易、簡易,都不過是假借“道”這個字,予以表達,聊勝于有而已,不然,又如何描述自然規律或真理呢?“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不是勉為其難,聊勝于無,又是什麼呢?如果當初定為另外一個名字,又有什麼實質的差别可言呢?如是,我被又何必泥形執相,自設藩籬哉?透過文字的外形,直達背後的元神、本真,也就了然于心,得意忘言,會得其妙了。

是以,泰和偈雲:

外物入心,乃成其相;

心相外化,遂有人文。

毋拘於形,應會其神;

無執於相,宜洞其真。

泰和散人

于泰和書院

中元四七三九年 歲在壬寅

壬寅年己酉月庚寅日

【詩文均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自度度人随喜,轉發分享多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