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睡不着覺,想起了童年捉蟬的趣事,聊以分享大家。
我的老家在山東臨沂沂水縣,著名的沂蒙革命老區,我出生于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會的沂蒙老區人民生活雖有所改善,但也不富裕,又趕上山東執行嚴格計劃生育政策,我是家中老二,背了罰款,聽說把家裡的糧食囤都賣空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幫着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村子北面一條河,南面一條河,河兩邊都是多年的大楊樹,到了夏天,過了麥收,知了猴就會破土而出,晚上便是我們村子裡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大人孩子們都會拿着手電筒去捉知了猴,我們叫摸知了猴。
最早的時候大家都是捉來自己吃,這種高蛋白的昆蟲也算是改善生活了,無論是油炸還是剁碎了炸丸子,對于那會的孩子們來說,是十分美味的,到現在去燒烤攤還會點上一兩串。後來就有人收知了猴,一開始一毛、兩毛一個,後來長到了五毛。捉知了猴賣,變成了我們那會創收的主要來源,有時候一晚上捉一兩百個,賣個二三十塊錢,那會也是不錯的收入。所以沒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每晚去河邊樹林裡捉知了猴,以補貼家用。
我捉知了猴有一個竅門,不是憑手電筒,而是憑着耳朵。夏天遇到幾日不下雨,楊樹林裡便到處是落下來的枯葉,找個人少的地方,靜靜地聽,哪裡有動靜,哪裡就有知了猴。這種方法省力氣,運氣好了,也會有不錯的收獲。
後來,捉知了猴的人多了,晚上樹林裡到處都是明晃晃的手電筒,有人就傍晚就行動,專挑地面上的小洞洞扣,知了猴還沒有鑽出地面,剛開門呢就被扣走了,也有的人早上早早起床,天蒙蒙亮的時候去捉剛退殼的幼蟬,那會的蟬還沒有見過陽光,通體都是白色的,身體也是軟軟的,吃起來口感比成年的蟬要好得多。
後來随着捉的人多了,加上砍伐楊樹,慢慢的知了猴越來越少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專門去樹林子裡捉了,而是改成了大棚養殖、但大棚養殖的知了猴,一年就出土了,總感覺少了之前的味道,也少了童年的樂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