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雲南大理名寺

雲南大理名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06:50:31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就在雲南大理蒼山下、洱海旁。不過它名為“崇聖寺”。說起來,這崇聖寺大有來頭。曆史中曾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聖寺出家,皇帝出家的并不多,可在這崇聖寺出家便有9個,想來也是大有門道的吧?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2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于雲南省大理古城北約一公裡處。可謂點蒼山麓,洱海之濱,絕好的位置,想必也是寺院在此修建的原因之一吧。

崇聖寺應該是建造于南诏時期,曾記載:南诏勸豐祐時,重用海壽大法師,法師獻策:“以南诏為佛國,重修崇聖寺為護國大崇聖寺” 。經南诏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诏更為發展,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盛行。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3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4

似乎每一處寺院都不會被曆史完全的保留下來,幾經波折,被燒毀或者被重建都是命運使然。崇聖寺當然也不會躲過這些災難。在清鹹豐年間崇聖寺被燒毀,而隻有三塔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連續對崇聖寺進行了恢複和休整。後來到了2004年大理文化局斥巨資1.82億元人民币又重建了崇聖寺,保護三塔,并将建築群落按主次三軸線、八台九進十一層布局來修繕和改建。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5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6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7

每一座寺院都會有大雄寶殿,崇聖寺的大雄寶殿是仿北京故宮太和殿,清代重檐九開間,有三層台基,殿面闊51.7米,高26米。處于寺院中心位置的建築,是崇聖寺等級最高的建築。依次有藥師殿、護法殿、彌勒殿……财神殿、高僧殿、祖師殿等。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8

飛檐之上彩畫的龍、石刻的龍、木雕的龍、灰塑的龍乃至瓦當滴水上的龍,可謂數以萬計,實屬世界之最。世事變幻,這座榮膺諸多之最的南中古刹也可謂是劫後餘生,才能讓我們後人得以觀瞻。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9

崇聖寺中除各殿宇之外,最最不該錯過的便是寺院内的石雕。崇聖寺以福建省的細白麻石、莆田青草石和漢白玉大理石為主要材料,在寺内雕刻了衆多石雕藝術作品。山門前的龍池是以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對“天龍寺”的描寫為素材,在原址挖出的一塊高5米、寬4.5米的大青石的自然形狀為基礎,雕刻成了一個高4.5米、寬4.2米的巨型龍頭。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0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1

寫着“南無阿彌陀佛”的影壁前,想到《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衆生一心仰賴阿彌陀佛,即衆生之信心也。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2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3

整個崇聖寺的中軸線總長有4公裡,可謂是中國中軸線布局最長的寺院;寺院的建築更是集曆代寺院經典建築的精華,以明、清時期的建築為主體風格,融北方建築之恢宏大氣和南方建築的精巧秀麗為一體。

雲南大理名寺(雲南蒼山下的古刹)14

金庸筆下的大理國,大理國内的天龍寺。承載着那些我們所不知道的過往,一邊向世人展示着它魅力、一邊卻又深藏着功與名。

小貼士:

公交:大理古城北門乘坐19路在“三塔公園”站下即可。

步行:崇聖寺所在景區離大理古城北門隻有1.5公裡左右,沿214國道往北走,馬路左邊即是。

門票:聯票含大理三塔公園、三塔倒影公園121元/人,學生憑證半票62元/人,現役軍人證、殘疾人證、70歲以上老年人憑證免票。

【關于作者丨乍暖】

(自媒體作者 · 旅行達人)

一個想要從南走到北、再從東走到西的我、一個想要撒一點野的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