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神農為啥叫太陽神

神農為啥叫太陽神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1-16 18:19:02

二月二,

祈福納祥,

願2020:

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讓我們共同祈願:

疫情早除、國泰民安!

神農為啥叫太陽神(太陽神誕辰攘瘟祛病)1

農曆二月初二日是龍頭節,也稱青龍節,俗稱“龍擡頭”,是祭龍、迎龍、敬龍的節日。

《燕京歲時記》:“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擡頭’節。”其實二月二日為太陽生辰,民間祭祀太陽神,中和節是二月初一,因為時間相近又都是關于農耕的節日,後來便誤将二者合二而一了。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呼風喚雨、倒海翻江、威風凜凜的神聖動物。它源于遠古對蛇等圖騰的崇拜,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就有龍魚陶紋。一般認為,龍的形象,除蛇之外還綜合了魚、鳥、鹿等等。龍神主要是主宰雨水,如《山海經》中所說的應龍,民間的“龍擡頭”節,其源頭應追溯至遠古。

敬日神、土地神都是為了祈求農業豐收,然而僅僅有日有地是不行的,必須有水才能保證農業的真正豐收。于是,想像龍能治水的神話便應運而生。龍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龍是瑞祥之物,能呼風化雨,這樣二月二逐漸演變成“龍擡頭”。人們渴望龍能擡頭治水,降福人間。

龍頭節,一般在驚蟄之後,植物發芽,小麥返青,這是因為龍蛇等物多蟄藏過冬,逢雷動才出現。

龍擡頭的節俗有不少。如“引龍”,明沈榜的《宛署雜記》:“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劉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日曰,龍擡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是引龍出,來布雨,而百蟲不出之意。

龍擡頭日有許多食品,如油煎糕,白面和稀攤成煎餅,或作葷素餅餡煎食。北京人此日飯食皆以龍名,如餅謂之“龍鱗”,飯謂之“龍子”,面條為“龍須”,水餃為“龍牙”之類(見《春明歲時雜記》)。

在民間,婦女于此日不動針線,據說怕傷了龍目。炒些玉米黃豆粒,叫做“金豆開花”。有的地區早早往井河中挑水,回家中便燒香上供,叫做“引田龍”,也都無非是迎龍、求雨、得豐收之意。

陝西耀縣藥王廟廟會,把龍擡頭之風俗與廟會結合在一起。相傳藥王孫思邈治好了生毒瘡的病龍,每年二月二便舉行廟會,人們炒黃豆,做面食,吃蠍子,敬香祭祀。

在過去,廣東潮州還有“迎青龍”之俗,是以青色蛇為青龍,用彩車、彩隊扛了遊巡,這是南方敬祭龍神的遺風。

龍頭節的另一習俗是驅毒活動。俗話說:“驚蟄過,百蟲蘇。”《陽城縣志》載:“百蟄初驚,懸天師符以辟蟲毒。”陽城人是日早上起床時,忌說“起”字,怕毒蟲應聲而起。晉南喜歡此日煮蔓菁湯,遍灑屋内牆縫、牆角、炕席底下,謂之“禁百蟲”。也有全村集合,擡神像,向院内灑米湯,家家門前圍以石灰,攘瘟祛病。還有吃麻花習俗,俗謂“咬蠍子尾巴”。

神農為啥叫太陽神(太陽神誕辰攘瘟祛病)2

剃 頭

二月二,龍擡頭,有“剃龍頭”之俗。老百姓在過大年前,都要剃頭,所謂“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正月裡,一般不剃頭。到二月二“龍擡頭”之日,人們都要理發剃頭,大約也是為讨個吉利,沾一些龍的吉祥喜氣。二月二“剃龍頭”,還有“期望成龍”,希望狀元及第,有一個美好前程的寓意。

吃春餅

二月初二這一天,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馄饨叫吃“龍眼”。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内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醋烹綠豆芽、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裡,蘸着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引 龍

在晉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陽沒出山以前,家家戶戶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裡放着銅錢,提上水後邊走邊灑,到家後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

山東等地區,用竈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清鹹豐《武定府志》:“以二日為春龍節,取竈灰圍屋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招福祥也。”

接“姑娘”

二月二是以前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那時正月裡“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叙叙兒女情長。“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淚兒。”慈愛的父母急切地想見到愛女,共享天倫。

神農為啥叫太陽神(太陽神誕辰攘瘟祛病)3

《二月二日》

唐丨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裡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二月二日》

唐丨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

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即事》

南宋丨方嶽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遊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隻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