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清明節時,有8個習俗,看看你知道幾個?
1,祭祖掃墓;清明節是懷念故人的日子,也是四大祭祀節日之一,在清明節前後,人們會帶着水果,還有紙錢等等去墓地上掃墓上墳,會給已故的人燒些紙錢送去,還會清理一下墳墓。
2,插柳枝;清明節正處于冬去春來之際,天氣也在漸漸的回升,而柳枝便是春天的象征之一,在清明節時期,人們就會在外面折些柳枝回家,插在自己的大門上,把春天的氣息帶到家裡面來,這也是美好的祝願。
3,蕩秋千;清明節蕩秋千這個習俗,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嗎?這個習俗相對來說比較的古老,其實在以前,蕩秋千不叫蕩秋千,而是叫作千秋,如今很多地方都還延續着這個習俗,因為蕩秋千不僅好玩,還能夠鍛煉身體,好處多多。
4,拔河;拔河這個項目,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發明了,尤其是在軍隊中更為盛行,在春秋時期,拔河被稱作“牽鈎”,到了唐朝時期才被改名稱為拔河。唐玄宗時期,在清明節時期,就會常常組織大型的拔河比賽,因此拔河也成為了清明節習俗之一。
5,蹴鞠,蹴鞠是最早的一種類似于足球的運動,在古代清明時期,蹴鞠是古人最喜歡的一種遊戲,蹴鞠發展到漢代,已經越來越專業化了,唐宋時期,古人踢蹴鞠的本領也大大的增強,成為了清明節期間的一項大型活動,
6,踏青;冬去春來,正是春遊的好時節,不冷不熱的天氣,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清明節踏青的習俗在古代就開始流行了,一直到今天還在延續。
7,吃雞蛋;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征着一家團圓,小編還記得,小時候鄰居的孩子們還會拿着雞蛋,對對碰,就看誰能碰過誰。
8,吃發糕;發糕的諧音是“發”和“高”,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發”,一定要“高”,是用來表達人們想要發大财,升職的願望,
你們那裡過清明節,還有什麼樣的習俗呢?歡迎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