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刷牙洗臉,每天早上起來排尿,應該是99%的人都會做的事。我們知道,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黃色的透明液體,但是早上的第一泡尿,顔色總是有些發黃,這是正常的現象嗎?經常性出現尿液發黃,異味還特别重,應該怎麼辦?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駱抗先教授表示,正常的尿液是會排洩出廢物,包括身體的代謝産物以及有部分的尿膽原,在平時排尿後,要注意觀察下尿液的顔色。
有些人擔心尿液發黃是黃疸的可能,駱抗先教授指出,如果出現顔色加深,不排除是有黃疸的可能。要鑒别是否是黃疸,可以将尿液放在玻璃瓶内,用力晃動玻璃瓶,如果出現的的泡沫是黃色的,那麼是黃疸的概率比較高,當出現比較嚴重的黃疸時,尿液的顔色還可能會像濃茶一樣的顔色。
不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尿液變黃是黃疸的可能性低,尤其是早晨起來排的尿。因為如果喝水少,或出汗多,尿液就會濃縮,導緻顔色加深,身體經過一整晚的新陳代謝之後,往往會産生尿意,而睡覺時人體無法及時補充水分,尿液自然就發黃了。
如果尿液發黃并伴随有嚴重的氣味,可能是身體感染了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炎症反應,甚至可能會出現排尿疼痛。
1、喝水太少。如果喝水太少時,尿液中尿色素比例會增加,自然顔色就會比較深。這也是身體在提醒你,需要補水了。
2、食物原因。如果食用了帶有色素的食物,如胡蘿蔔、火龍果、甜菜根等,這些天然的色素會沉積在尿液中,或者吃了些太鹹的食物,也會影響尿液的顔色。
3、熬夜上火。往往在熬夜之後,或身體上火、有炎症的情況下,尤其是熬夜時水分攝入減少,尿液也會有發黃的表現。
4、藥物原因。尿液的顔色也會受藥物的影響,如服用含有大黃、維生素B的藥物,藥物會出現暫時性的發黃,這種變化還是很明顯的,但隻要停用了藥物,尿液就會恢複正常。
5、疾病因素。腎髒疾病可能會影響到尿液,發燒、腹瀉等疾病由于身體水分減少,尿液自然會變黃。肝膽疾病時,膽汁可能從尿液排出,也會使尿液變為深黃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