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土裸露、溝壑縱橫到梯田層綠,溝窪成蔭,地處甯夏西海固地區的固原市彭陽縣用38年時間實現河山再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厚植近40年的生态紅利逐步釋放,彭陽每年少向黃河排沙680萬噸,多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近100毫米。後脫貧時代,當地正奮力尋求從“山綠”向“民富”邁進。
彭陽縣梯田航拍圖
12任書記接力,咬定荒山不放松
地處黃土高原溝壑殘垣區,“山是和尚頭,風吹黃土走,缺水如缺油”是上世紀80年代彭陽縣生态環境的真實寫照。1983年建縣以來,在彭陽曆任12位縣委書記的帶領下,當地幹部群衆圍繞一張綠色藍圖,堅持實幹精神,趟出一條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設的科學路徑。
——一張藍圖繪到底。彭陽縣曾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之一,當地山地跑土、跑水、跑肥,被稱為“三跑地”。90歲的彭陽縣委第一任書記賈世昌說,建縣之初,縣裡首先考慮群衆吃飯問題,不種草種樹保持水土,老百姓就得挨餓,于是初步确立大搞流域綜合治理、大抓生态環境建設的規劃。彭陽曆屆縣委、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完善生态建設路線圖,保持了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
“縣裡生态建設決心大,國家2000年左右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很多地方猶豫觀望,彭陽縣卻下決心退耕還林(草)70多萬畝,在全區退耕面積最大,此後彭陽小流域綜合治理進入成效最明顯階段。”曾任彭陽縣林業局局長、在林業部門工作18年的晁建勇說。
——探索出一套生态建設規範。固原市林草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小義說,起初種樹成活率很低,春天栽,夏天死,冬天燒了罐罐茶,後來縣裡組織人員到全國多地學習經驗,結合本地實踐,總結出一套以小流域為治理單元的生态建設體系,山水田林路一體推進。半月談記者在彭陽縣多個點位看到,每個流域範圍内都實現“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的立體治理。
——發動生态建設“人民戰争”。彭陽縣委書記劉啟冬說,球鞋、鐵鍬、遮陽帽是彭陽幹部群衆的“三件寶”,前些年建設高峰期時,每年春秋兩季群衆義務出工“大會戰”,機關幹部全員植樹兩周,植樹、護樹已融入彭陽縣幹部群衆血液中。
持續生态建設“逆旱天”“改窮命”
彭陽縣貧在生态,困在幹旱,而持續生态建設實現了“山變綠、地變平、人脫貧”的目标。多位受訪者認為,彭陽縣探索出的系列做法可為其他黃土高原地區開展綜合治理提供借鑒。
在彭陽縣金雞坪梯田公園,農民為萬壽菊幼苗澆水
持續數十年的生态建設讓彭陽這個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得到有效治理,彭陽縣森林覆蓋率從建縣初的3%提高到目前的28.5%。1990年專家抽樣調查顯示,彭陽縣年均土壤侵蝕模數每平方公裡6000噸,而目前下降到2000噸以下,全縣每年減少向黃河排放泥沙680萬噸。彭陽縣草廟鄉新窪村黨支部書記趙世有說,現在下大雨溝裡都不發山洪了,已基本實現水不下山、泥不出溝。
保住了土,留下了水,土地的經濟效益自然大幅提升。造林與修梯田相結合是彭陽縣生态治理的特點之一,全縣基本農田從建縣初的3.8萬畝發展到目前的92.3萬畝。在彭陽縣紅河鄉紅河村,經升級改造後的梯田寬幅達到16米,可進行大型機械作業,種植的矮化蘋果豐産期畝均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
截至2019年底,彭陽縣年糧食産量2億多公斤,是建縣初的5倍多,種植經濟林53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來自林業和林下經濟,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同時,區域小氣候得到改善。上世紀80年代,彭陽縣的年均降水量隻有350毫米。進入21世紀後,降水量波動中逐年提升,多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近100毫米。“在全球變暖大環境和區域生态恢複的共同作用下,彭陽實現了區域小氣候的改善,向半幹旱半濕潤氣候轉變。”鄭小義說。
由“綠”到“富”待破題
初步實現了山川秀美,彭陽如今将生态建設重點放在提質增效上。一些受訪者認為,後脫貧時代當地應圍繞綠色産業做文章,進一步增強科技和市場支撐。
當前彭陽縣部分林果産業仍存在産業規模較小、品牌優勢不明顯、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等問題。今年一場倒春寒霜凍,讓大量紅梅杏絕産,果農損失不小。
勞動力問題也應引起重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李丙智表示,中國果農的平均年齡為61歲,彭陽縣的情況也類似。彭陽縣城陽鄉陳溝村67歲的果農楊萬珍将百畝林地大部分分給兒子,但是年輕人留在山上種樹的積極性不高。“兒子、孫子都覺得打工好,不願回山裡種果樹。”楊萬珍說。
為解決這些問題,受訪專家和基層幹部認為要向科技和市場要效益,一方面對已有産業進行挖潛,提升其競争力、帶動性;另一方面研究梳理符合當地實情的新産業,培養新的綠色産業增長點。
另外,随着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務,森林的生态價值有了變現的可能。目前彭陽縣已經開始進行林業碳彙的研究和培訓工作,并計劃把儲備的盈餘碳推到國家平台進行交易,通過出售林木碳彙讓老百姓成為“賣碳翁”。(記者 張亮)
來源:半月談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