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簍字趣味識字

簍字趣味識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5 12:15:15

作者:王向坤

現在的人們是用電腦較為普遍,打字就是最基本的操作,“褯子”還是打别的同音字的時候翻出來的,一旦出現,即便以前沒有特别留意過,大概齊,能猜出這個“褯”字是什麼意思。果不其然,一番查找,就是指的小孩兒的尿布,俗稱褯子(jièzi)。

對閱讀來說,讀書已經越來越傾向于電子閱讀,紙質閱讀越來越少。放在以前,對于平時口語中經常說的字詞怎麼寫,或者說是個什麼字,沒有太明顯的探知欲,而這些字詞大概率會在鄉土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出現,因為此類作品使用較多的地方方言、口語,不然鄉土特色就不明顯,而方言、口語中很多字詞必須要用文字表達出來,進而實現了方言、口語的文字化,讀到了,也就學到了。

現在的手機、電腦較為方便,但是,要想特意去查某些方言、口語的文字表達,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作罷,所以說,我們大多是在偶然的情況下,得知了某個方言、口語文字寫法,并留下印象,有時,像我這樣的好事者,還願意寫出來分享。

這些字詞看到了,知道了,其實并不複雜,我們願意去說一說的就是與之相關的經曆、過程,以及曆史文化。

褯子這個口語,我個人覺得會慢慢淡出人們口語用語之中,為什麼?很簡單,現在,大多是用紙尿褲,至于網上用新的布料加工而成的,總感覺與褯子不一樣,是不是還要區分一下褯子的新式與舊式?

以前,褯子呢,基本都是用穿過的舊衣服上剪下來的,舊衣服也是不能再穿了,你想想,那會是多麼的破舊,甚至用過了很長時間,那時,人們是沒有辦法,條件所限,不得已如此,現在,條件好了,誰還願意去用舊的東西,即便老人準備了一些,年輕人也不舍得小孩兒去用,那就隻能放着,放着放着,這東西就越來越少準備了,越來越少了。

我們每個人都經曆過嬰兒時代,上點兒歲數的人大多用的褯子,那時的人們,盡己所能的去準備小孩兒用品,光褯子就要多準備一些,多的時候會是一大摞,各種顔色,但盡可能地用軟一些的棉布料。我小時候還見過藏青色或者說藏藍色褯子布片,不用說,那時還在穿用家織布,布料的顔色大多是那樣的顔色,很多歲數大的老人,尤其是老奶奶們穿的就是那樣的,褂子是斜襟的,圍着圍巾。

小孩兒剛出生,不停地拉尿,大部分都是用褯子接着,因此,洗褯子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像現在的紙尿褲一扔了之,褯子要反複使用,總之,這還是一個經濟問題。

洗褯子這個事兒,天氣不冷還可以,如果天氣冷,那就有點兒麻煩,還必須洗幹淨,馬虎不得,還要盡快曬幹,家裡人多的話,都要搭把手,人類喂養個小孩兒,确實不容易。

誰都經曆過這樣的階段,說說無妨。如果尿了的話,還容易洗,拉了,就費點兒事兒。在農村,人們會想些土辦法,甚至用幹淨的細土,把褯子抽一遍,實在找不到合适的字詞,我們那裡發shou的音,二聲。這個法,在收拾地面的時候用的更多,不管是小孩兒,還是小雞兒、小狗拉地上了,盡量鋤點兒土蓋上,這樣容易清理幹淨。

雄安地區的雄縣那裡,以前還使用這種辦法,當然要先準備一大袋子幹淨的白土,這個土細,還不黏,容易去除穢物。

時代進步了,進步的一大副産品就是浪費。現在誰還用那個土法,即便是小狗拉地上了,作為鏟屎官,甚至會用幹淨的手紙收拾幹淨,這在以前簡直不可想象。

時代進步會解放生産力,具體來說,會解放勞力。對于洗褯子這件需要男同胞去完成的工作,因為紙尿褲的出現,而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可能會沒有了,你說說,這不是男同胞們的福音,又是什麼。

不過,現在就是想找片褯子,也不容易了。褯子,必須是生了小孩兒準備的才是褯子,不是說扯一塊兒布片就算褯子,那是有标記的,也因此,想找個照片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再次略作回憶,将來可僅僅就是回憶啦。

簍字趣味識字(文化分享口語解字)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