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舉答客問——給“網絡文學”下定義有什麼用?
針對一些朋友對“網絡文學”下定義的疑惑,日前,全國新媒體聯盟主席郝小學(以下簡稱:郝)采訪了著名學者、國家一級作家,文化創意學、文化産業創意學和文學藝術創意學三個學科的創立人,被媒體稱為“中國文化創意學之父”的王萬舉(以下簡稱:王)先生。
郝:王先生,前不久看到了熱銷的你的大作《中國網絡文學概論》,此前也看到了你發表在權威學刊《網絡文學評論》上的《建立網絡文學的藝術—文化學評價體系》一文以及媒體報道的《王萬舉給“網絡文學”下定義征求學界意見》。有媒體說,你給網絡文學下定義“有重要實踐意義”,請你談談下定義的作用。
王:所謂“下定義”,就是掲示、探讨事物的本質。下定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個認識過程。對于任何事物,隻有知道它是什麼,抓住它的本質特征,才能知道做什麼和怎樣做。順應規律,利用規律為人服務。例如,我們隻有認識到“人”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能思維會說話有情感的高級動物,才能把人和其他動物、機器人、神鬼區分開來,才能主動地和科學地發展教育。也就是說,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網絡文學”是一個延續了20年的藝術—文化現象,掲示它的本質(給它下定義)是一件很重要的科硏工作。很多文學部門不知道為網絡作家做些什麼,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知道網絡文學是什麼。一篇論文,一部論著,最終就是做出定義來。
郝:你是第一個給“網絡文學”做出完整定義的人,你在你的書裡對很多進行了預測。“下定義”就是做預測嗎?
王:任何定義都包含着預測的因素。也就是說,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樣,其價值就在于有實踐意義。當我們把“人”界定為“有制造工具”功能的時候,就包含了“工具”會不斷進步和工具永遠是工具的預測性。它指導着我們如何對待人工智能。
郝:第一次談,先到這裡吧。我想找些活的話題,陸續發一些。隻是要多打擾你了。
王:沒關系。隻要是對讀者有用就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