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指南”、“梗百科”等up主近一年在某站和某音等二次元聚集地興起,他們把近一個星期或者近一個月流行的梗制作成短視頻,然後“科普”給觀衆。梗類up主吸粉速度不拔尖,可勝在穩定,随着他們粉絲量越來越大,粉絲群體間的摩擦自然而然産生。資深二次元比較多的貼吧和知乎開始質疑“梗指南”、“梗百科”是否屬于二次元,是否在蹭熱度亂引流。下面來詳細分析下,如下:
梗類的up主,逐漸受到質疑
梗類up主大規模興起是在2020年左右,那時候遊戲直播圈子比較興盛,隔三差五就出現一個傳播力度廣的梗,例如“wdnmd”、“痛苦面具”等等,梗類up主為了讓大衆迅速直接且準确地了解到這些梗,開始制作科普類視頻。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直播行業産出的梗越來越少,或者越來越小衆,因此梗類up主轉戰其他産梗量大的領域,例如某音和某手的整活人甚至是娛樂圈。
遊戲直播尚且包含在二次元圈子裡,畢竟acg包括一個“game”,雖然原意是galgame。而随着梗類up主轉向娛樂圈、時事和某音某手的網紅,不局促于二次元圈子,它本來吸引的二次元受衆,有一種在觀看其他圈子熱鬧的感覺,某著名梗類up主最新的評論區就有一個1.1萬贊的評論,表示:“現在看梗指南跟看新聞似的”。
而在二次元老資曆比較多的貼吧,對于梗類up主的評價也在逐步走低,搜索梗類up主的名字,嘲諷和質疑的帖子居多,有說它們在玩爛梗的,有說它們亂引流污染圈子的。二次元和梗類up主現在逐漸出現一種分歧,一方面二次元圈子的梗不便傳播流量不夠大,另一方面娛樂圈和時事梗流量大,如果堅守二次元梗那更新頻率會下滑,流量也不樂觀;如果引流其他圈子,那麼其他圈子的受衆也會間接混入二次元圈子。
梗類up主玩爛梗,但也是一個平台
想要分辨一個梗是不是爛梗,第一需要這個梗引起衆多人共鳴;第二這個梗要麼有足夠的娛樂精神要麼有深刻的内涵,達不到這兩個條件的梗都難以服衆,容易被歸類為“爛梗”。而梗類up主彙聚了各個圈子的梗,隔圈如隔山,遊戲圈子的梗動畫觀衆不一定理解,反之亦然。因此如果一些梗過于小衆,隻有一小部分人能夠理解,那麼它可能就被扣上“爛梗”的帽子。
所以“梗百科”科普的小衆梗越多,“沒有梗可以不科普”和“什麼爛梗”等彈幕就越多,久而久之它會被視為爛梗的集合體。但換一種角度想,梗類up主也成為了小圈子間交流的平台和途徑。一些小衆梗經過“梗百科”的傳播,或多或少會增加一些喜歡的人,也會引發一定量的讨論。
例如“老六”這個梗本來在csgo圈子火起來,“梗百科”等一群自媒體宣傳之後,它在其他圈子就更火熱了。因此“梗百科”其實也為衆多小圈子之間,提供了溝通和交流的途徑,雖然時常伴有摩擦,但多一條互相傳達的渠道總比各個小圈子閉門造車要好。
總結:
“梗百科”這類up主現在屬于半二次元性質的up主,他們科普的梗一部分來自于二次元,一部分來自于娛樂圈、某音和某手的網紅等等。他們固然給圈子引流了一批不懂行不懂事的新人,而且一些沒有喜感的爛梗也經過他們之手得到傳播。但他們為二次元圈子和其他圈子,為各個小圈子之間,貢獻了一個文化能夠互相交融交流的空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