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雞蛋和什麼一起吃最好?雞蛋,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葉酸、膽堿、卵磷脂、鈣、鐵、硒等營養物質,是當之無愧的“全營養補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健康的雞蛋和什麼一起吃最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雞蛋,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葉酸、膽堿、卵磷脂、鈣、鐵、硒等營養物質,是當之無愧的“全營養補品”。
但小二要提醒大家:吃雞蛋也有講究,吃錯了輕則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重則可能引發食物中毒!
一、4類雞蛋食用需當心
1
裂紋蛋
雞蛋在儲存、包裝、運輸過程中,因碰撞而使蛋殼破裂,出現裂紋。
此時細菌非常容易侵入雞蛋,人體食用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因此在購買雞蛋時,有裂紋的雞蛋最好不要買。
2
粘殼蛋
這類雞蛋由于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的韌性變弱,就會粘附在蛋殼上。若貼皮處出現黑色,有異味,則不宜繼續食用。
3
黑斑蛋
雞蛋在高溫或受潮的情況下,蛋殼的保護膜會消失,細菌容易侵入蛋内發生黴變,若蛋殼上出現了黑斑點,不能再食用,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小貼士:雞蛋的貯存
① 冬季雞蛋可常溫儲存30-45天,夏季則為15天左右。
② 冰箱儲存雞蛋需要注意:若有單獨包裝,可直接放入冷藏;若為散裝,建議用塑料袋包起來再放入,且需要大頭朝上,小頭朝下。
4
散黃蛋
雞蛋黃散掉的原因有二:一是運輸過程中因震蕩導緻蛋黃膜破裂,造成散黃;二是存放時間過長,一些微生物經蛋殼氣孔侵入蛋體,破壞其結構,導緻蛋液稀濁,不宜食用。
小貼士:2招挑選優質雞蛋
① 看:新鮮雞蛋的蛋殼顔色鮮明、氣孔明顯,還可能附着一層霜狀粉末;另外,對光觀察,看雞蛋兩頭氣室越小則越新鮮。
② 搖:新鮮雞蛋在搖晃時基本沒有聲音,若出現水聲,說明雞蛋不新鮮。
二、關于雞蛋的幾大誤區
1、蛋黃膽固醇太高,不能吃?
很多人認為蛋黃的膽固醇含量過高,吃了之後不利于心腦血管健康,因此就不吃蛋黃。
但其實,人體中的膽固醇近75%是肝髒自身合成的,隻有約25%是食物帶來的。因此,對正常人而言,吃點蛋黃并不會導緻血中膽固醇偏高。
而像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則另當别論,一般一天不可超過1個,具體情況謹遵醫囑。
2、土雞蛋更有營養?
經檢測,土雞蛋中的蛋白質、鈣、鋅、銅、錳等物質含量的确比洋雞蛋略多一些;但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2、煙酸、硒等成分卻不如洋雞蛋。兩者營養價值相差不大,所以沒必要一味追求買土雞蛋。
比起選土雞蛋還是洋雞蛋,挑“新鮮”的雞蛋更重要。
3、吃生雞蛋更加健康?
很多人認為生吃雞蛋更健康,因為雞蛋本身的營養成分破壞較少。實際上生雞蛋不好消化,且被細菌污染的可能性非常高,有一定的安全風險。
調查顯示,細菌感染與吃生雞蛋密切相關。日本每年因吃生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數高達2.8萬。
溏心蛋也同樣存在風險。雞蛋若沒有徹底被煮熟,細菌仍舊存活在雞蛋中,食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除非是特殊處理滅過菌的雞蛋,否則建議少吃或不吃沒有煮熟的雞蛋。
三、雞蛋配它們吃,營養更高
蒸煮雞蛋是比較推薦的一種做法,但如果正确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吃,滋補功效更佳!
01
春季養肝補血:豬肝雞蛋羹
豬肝能養肝血、明目,而雞蛋黃能補腎陰,雞蛋清又能夠清熱,搭配在一起能養血柔肝、清肝明目。
對于肝血不足、眼睛模糊的人,适當吃一些豬肝雞蛋羹,能達到一定的食療效果。
做法:
①買來的豬肝去除肝膽管和血管,加入面粉和黃酒搓洗幹淨,用攪拌機或刀把洗淨的豬肝打碎成泥;
②再加入蔥姜花椒水,打入一個雞蛋,放上鹽,最後放入蒸鍋中蒸10~12分鐘,出鍋前放入一點生抽即可。
注意:豬肝中的膽固醇含量偏高,不宜常吃,痛風和三高人群不宜食用。
02
補益氣血:醪糟蛋湯
雞蛋扶助正氣、養血補肺、滋陰潤燥;醪糟有行氣血的作用;阿膠是家喻戶曉的“補血聖品”;而山楂不僅有一定的活血功效,還能幫助促進阿膠中營養物質的吸收。這幾物搭配,可補氣、養血、活血。
很适合面色發白、無力、甲床色淡、頭暈、心慌等氣血虧虛的人群食用。
做法:
①将5克阿膠打碎,加開水上氣汽蒸至洋化;
②另起一鍋,加入水和5克山楂煎煮,開鍋15分鐘後,濾出山楂,倒入50克醪糟用小火煮開,再加入打好的雞蛋液;
③蛋花定型後加入阿膠,攪拌均勻後即可出鍋。
注意:面黃油光、口苦口幹、大便粘滞、舌紅苔黃/厚膩等的脾胃濕熱的人群不宜食用。
來源: CCTV回家吃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